有火气,但也没处发啊!
因为诸侯都不在跟前,你还能说,没来的诸侯,都给我跪下!
又过了几日,城外灾民因饥寒交迫而死去的人数逐渐增多,迫于压力,帝乙命建丰将军设赈粥棚,赈济灾民。
到了第八日,一则徐城回讯让满朝文武为之一振。
小主,
徐城三王子,表示愿为大王分忧,愿意为国分忧,可以接收十万灾民!
子受明白,要成为强国,基础是什么?
是人啊!没有人,怎能强大?
徐城一城百姓就有二十万,而其他的六城,总人数还不足七万,有着很大的缺口。
别说是十万,二十万全部接收,子受也毫无压力!
帝乙龙怀大慰,击案大笑:“不愧为我王族子嗣,此为诸王子之楷模!吾大商后继有人了,有此子,可保我大商百年昌盛!”
太史官在一旁高呼:“帝乙十一年夏初,大王欲立子受为继承人。”
大王金口玉言啊,满朝的保守派目瞪口呆,无从辩驳。
帝乙一想,只是“欲立”,写到史书里面也没啥,欲立就欲立吧。
从朝歌迁徙到徐城一带,步行需要一个月,子受提出,朝廷需要将人送到徐城。
这也需要不少的粮食,但也没别的办法,总不能让徐城送粮来吧?
建丰的城卫军奉王命,全程护送百姓到徐城。
而在商容的一番运作之下,威逼加利诱,各诸侯国又消化了三四万灾民。
围在朝歌城外的灾民总数仅有五万。
而这五万人,一直在城外靠朝廷施粥度日,硬是熬了两个月!
进入夏季,很多的灾民开始返回鬼方故土。
帝乙勒令九侯妥善安置好灾民返乡的工作,这场“灾民叩商”的危难才正式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