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零四章中医药调理大肠多发性腺瘤病

每日医案 短耳的兔子 603 字 12小时前

大肠多发性腺瘤病

[病案]张某,女,22岁。自1969年起,她开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同时还伴有阵发性腹痛。在1970年,她的症状变得更加严重,开始出现粘液性血便。同年2月,经过X线钡剂灌肠等检查后,医生确诊她患有“家族性大肠多发性腺瘤”,这种病状使得她的横结肠、降结肠和直肠都充满了大小不一且无法计数之腺瘤。

为了治疗这种疾病,医生决定在4月份为张某进行横结肠至降、乙结肠切除术。在手术中,医生用电灼术将直肠部的腺瘤切除。本以为手术会彻底解决问题,但术后一年,张某再次出现便血的情况。在直肠镜检查后,医生又发现了14只直肠腺瘤,其中最大直径为1厘米,最小仅为0.5厘米。

面对这种情况,医生决定采用中药内服结合灌肠法来治疗张某的病情。

[治则]内服方以解毒,活血,消坚。灌肠方以软坚,散结,消痛。

[方药]内服方:半枝莲30克,山豆根12克,丹参10克,红藤30克,炙甲片12克,皂角刺10克。加减法:气虚加黄芪12克,党参12克,血虚加当归9克,热地12克,阴虚加生地12克,北沙参12克,湿重加苍术9克,生米仁15克,出血多加三七粉3克分吞,阿胶珠9克。每日1剂。灌肠方:乌梅12克,贯众15克,五倍子9克,夏枯草30克,半枝莲9克,槐角9克,牡蛎20克,海浮石15克。粘液多者加大黄6克,黄柏9克,黄芩9克,明矾3克。浓煎150~2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次。用上述方法治疗五个多月,多次直肠镜检查,腺瘤全部消失。

[评析]大肠多发性腺瘤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由于癌变率较高,通常情况下,医生都会建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然而,即使经过手术切除,仍然存在复发的可能性,而且术后癌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在本案中,患者选择采用纯中医药治疗,这是基于中医药在治疗肠道疾病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患者在服用内服方剂时,采用了半枝莲、山豆根等草药,这些草药具有解毒散结的作用,能够有效消除肠道内的病变组织。同时,丹参、红藤等草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肠道微循环,促进病变的消退。此外,炙甲片、皂角刺等草药能够软坚消瘤,有助于消除肠道内的肿瘤。

在灌肠方的治疗中,贯众、槐角等草药具有止血作用,能够有效止血,避免因肠道出血导致的病情恶化。乌梅等草药具有蚀恶疮胬肉的功效,有助于消除肠道内的炎症和溃疡。五倍子等草药具有治久痢下血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肠道炎症症状。夏枯草、海浮石、牡蛎等草药具有化痰软坚消瘿瘤的功效,有助于消除肠道内的肿瘤。通过灌肠治疗,可以直接将药物送达病变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总之,在本案中,患者通过纯中医药治疗,有效缓解了大肠多发性腺瘤病的症状,避免了手术治疗的痛苦和风险。中医药在治疗肠道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