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腺瘤
[病案] 姜某,女,24岁,未婚。患者自1979年3月份开始出现腹部胀满症状,且在进食后症状加重,尤其是在食用油腻食物后,胀满感更为剧烈。一个月后,患者去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发现其右上腹部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肿块。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患者因害怕手术,所以选择服用中药健脾理气、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尽管症状有所缓解,但肿瘤仍然在逐渐增大。
患者最终同意在某医院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发现肿瘤大小约6×8厘米,位于胰腺动脉上,并且与十二指肠粘连。由于手术难度较大,患者再次转诊至我院就诊。
就诊时,患者诉述其腹部胀满感明显,嗳气、吞酸,肠鸣声频繁,感觉有气体在腹部游走,上腹部疼痛甚至可牵涉到背部。患者的舌质黯红,有瘀点,苔少且湿润,脉象沉细。
[治则]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柴胡15克,清半夏15克,黄苓15克,桃仁15克,枳壳15克,香附15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红花10克,桔梗10克,夏枯草20克,牡蛎35克。服12剂后,腹胀好转,嗳气吞酸已除,包块依然。原方去黄芩、香附,加鳖甲35克,莪术15克,丹参20克,白芥子7克。服10余剂症状大减,但肿块不小。故改用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之剂,用药为黄芪5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丹皮15克,桃仁15克,鳖甲30克,红花10克,乌药10克,鸡内金10克,牡蛎40克,海藻20克,昆布20克。服20余剂,肿块已消一半,按之变软。遂改丸剂缓治,处方为:白术50克,枳实50克,煅干漆50克,大黄50克,香附50克,穿山甲5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木香30克,青皮30克,陈皮30克,白芥子30克,干姜30克,鳖甲80克。共研细末,六曲糊为丸,每次10克,每日3次,约服半年,症状消失,肿块消失。三年后随访,一切如常,并结婚生一女婴,肿瘤未见复发。
[评析]患者因患有胰腺囊腺瘤而前来就诊。这种病状是由于气血瘀滞、痰湿阻络所导致,病变的部位位于少阳经脉所经过的区域。因此,在治疗初期,医生首先采用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治疗方案中,方剂中的小柴胡汤(去掉党参、甘草)起到和解开郁的作用。同时,香附、枳壳等药材能够帮助调节气机,使患者的气血运行更为顺畅。桃仁、红花等成分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瘀血。海藻、昆布、夏枯草和牡蛎等药材则能够软坚散结,使患者的囊肿得到有效缓解。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逐渐改善,但肿块并未明显缩小。为了更好地治疗胰腺囊腺瘤,医生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了更多的活血祛瘀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患者的肿块成功减小了大约一半。
为了巩固疗效,医生建议患者改为服用丸剂。这种剂型能够缓慢释放药物成分,使治疗更加持久有效。在半年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始终坚持服药,最终成功使胰腺囊腺瘤的症状完全消失,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顺利痊愈。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并给予饮食调理的建议。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此外,患者还需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并适当进行轻度运动,以提高身体素质。
总之,胰腺囊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积极调整身体机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最终使患者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