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华目光一凝,追问道:“太原监狱,那具体情况如何?”
徐虎神色严肃,详细描述道:“我们的侦察人员发现,那里被关押的国军官兵,至少不低于3000人,精神状态极差,他们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绝望和疲惫。“
“长期的囚禁生活让他们身体虚弱,行动迟缓,似乎遭受了小鬼子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穿不暖,还时常受到打骂和虐待。”
“但从一些细微的迹象又能看出,他们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默契和组织,尽管身处困境,他们的内心仍未完全屈服,可能在暗中谋划着反抗。”
“而且,这处监狱的守卫相比煤矿那里要更为森严,周边的巡逻频繁且规律,小鬼子的警惕性很高,并且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批国军俘虏被送到那里,当然也有计划的被输送到阳泉、石家庄、以及其它的煤矿,看来小鬼子把那些俘虏当做免费的劳动力了,应该用于挖煤的苦力。”
陈振华在房间里来回踱步,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徐虎,说道:
“徐虎,你们这次的侦察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这两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都极其重要,尤其是那些被关押的国军战俘,我们必须想尽办法将他们解救出来。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行动,必须制定详细周全的计划。”
徐虎用力地点了点头,回应道:“旅长,您放心,我们侦察营会继续密切关注这两处地方的情况,以及其它可能关押国军俘虏的地方,绝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变化,一旦有新的重要情报,我会第一时间向您汇报。”
此时的陈振华,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刚才的两处地方,富家滩煤矿位于晋省灵石县偏远山区,四周山峦起伏,连绵不绝,煤矿所在的山谷幽深狭窄,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通向外界。
山路崎岖不平,一侧是陡峭的悬崖,另一侧是茂密的森林,地势极为险要。煤矿周边的山峰高耸入云,常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压抑的感觉。
徐虎所谓的太原监狱,应该是太原工程队战俘营,坐落在晋省太原城外的一处平原地带,它的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农田,视野相对开阔。
但战俘营的周围布满了铁丝网和岗哨,形成了一道严密的封锁线,不远处有一条河流缓缓流淌,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丝生机。
然而,对于被关押在战俘营中的人们来说,这美丽的景色却只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小鬼子在这里关押着大量的国军官兵。
最高峰的时候,不低于十万人,从1938年建立,到1945年8月结束,期间共关押、残害过十几万中国战俘,其中含八路军、中央军,以及晋绥军的大量军人。
太原集中营”在包括北平、天津、塘沽、石家庄、济南等华北多个大型集中营中是关押人数最多的,是当年华北“五大日军集中营”中最大、最早的日军关押华夏军人的战俘营。
“太原工程队”是日军疯狂掠夺华夏资源的“劳工转运站”;是日军用战俘“养虱子、跳蚤”,研究细菌战的地方;是日军利用华夏战俘进行“活体解剖”,为日军伤兵进行“活体供血”的地方;是日军训练新兵,用华夏战俘充当活靶子,“用活人练刺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