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那平坦宽阔的道路之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众多身影,数量之多令人咋舌。不仅如此,每位战士所能背负的物品重量更是有了惊人的提升,直接从原来的负重水平增加至原本的三到五倍!
这般显着的成果一经展现,就如同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绚丽烟火一般,瞬间吸引住了众人的目光。其中,自然少不了李政委、苏副政委以及程参谋长等高层领导的关注。就连那位因伤正在休养中的战神副师长,也被这一成果所深深吸引,流露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关切之情。
见此情形,陈振华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迅速将库存里整整三百五十辆自行车全部集中到一起。这些自行车犹如一支整齐待发的钢铁队伍,静静地等待着使命的召唤。随后,它们被毫无保留地配备给了特战团,成为了战士们新的得力装备。
与此同时,李战龙精心挑选出一个实力最为强大的特战营的全体官兵。他深知,要让这支队伍尽快熟练掌握自行车的使用技巧并非易事,但他依然充满信心。于是,一场紧张有序的教学活动就此展开。李战龙亲自上阵,全神贯注地向这些官兵传授着骑自行车的要领和技巧。经过连续三天的高强度专项培训,这个连队的官兵终于逐渐熟悉并掌握了这项全新的技能。
在这三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结束之后,陈振华果断地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拉力赛。让这一个连的官兵携带着同样多的物资,与另外一个同样规模的骑兵连展开竞赛。
在这场拉力赛中,骑自行车的官兵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优势。众所周知,一匹马承载一个人时还算轻松自如,但当承载两个人时,战马的负担陡然增加,往往难以保持持久的耐力和速度,无法长途奔袭。
而且,战马需要精心的照料和喂养,一旦过度劳累或受到伤病,恢复起来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自行车则完全不同,它不需要像战马那样消耗大量的饲料和精力去照顾。其次,两个人可以灵活地交替骑行,充分发挥人力的优势。
只要道路相对平坦,自行车就能如风一般疾驰。即使道路崎岖不平,充满了坑洼和石块,战士们依然能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熟练的技巧,驾驭着自行车奋勇前行。
毕竟此时的整个晋东南的道路大多都是土路,这样的情况也在情理之中。试验的结果让战神副师长对自行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就拿这次300公里的拉力赛来说,起初,骑兵连凭借着战马的爆发力,暂时处于领先位置。
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战马的体力逐渐消耗,速度开始减慢。而自行车连的战士们则始终保持着稳定的节奏,轮流骑行,节省体力。
在赛程的后半段,自行车连逐渐超越了骑兵连,并将优势不断扩大。最终,自行车连以明显的优势率先抵达了300公里之外的终点。
他们不仅速度更快,而且所负载的战士数量更多,原本一个骑兵连的战马数量有限,能够搭载的战士数量也相对固定。
但自行车连却能够通过合理的安排,让更多的战士同时快速行军。这一番尝试下来,凭借64辆自行车的那个特战连,竟然比骑马的骑兵连更加快速地抵达了五十公里之外的场地。
而且,自行车连所负载的战士数量更多,所携带的弹药、粮食物资也更为丰富。同时,对于战马来说,经历这样的长途奔袭,损耗不可谓不大,而自行车则几乎没有太多的损耗。
相对于传统的步兵来说,自行车行军的速度无疑得到了大幅提升。距离越短,提高的效率相对较小。
然而,只要行程超过300公里以上,那么意味着行军的时间能够大幅提前,这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