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李世民和晓晓得知对方心意

晓晓低头不语,她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隐藏自己的情感了。她默默地发呆着,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李世民见状,轻轻走到她身边,抬起她的头让她与自己对视。“晓晓啊晓晓,朕知你心中定有一番思量。但你要记住朕是大唐之君儿女情长之事还需慎重啊。”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严肃与认真让晓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责任。

晓晓抬头看向李世民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决绝。“皇上您可有喜欢的人吗?”她突然问到这个问题似乎有些突兀但却让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说道:“朕之挚爱乃我大唐江山与万千黎民百姓!”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与对百姓的关怀让晓晓感到了一丝失落与无奈。

“哦……”晓晓轻轻应了一声然后低下了头去不再言语。她知道自己与李世民之间有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那就是他身为大唐之君的责任与使命。她无法要求他放弃一切与自己相守只能默默地祝福他希望他能够永远守护好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李世民看着晓晓失落的模样心中也不由得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放下手中的诗句似笑非笑地看向晓晓:“晓晓啊晓晓你心思玲珑朕都看在眼里。只是这儿女情长之事还需慎重考虑啊。”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感慨让晓晓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晓晓的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微风,她低语道:“皇上,既然您都已穿越至此,何不也体验一下现代的温馨,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有老婆孩子相伴左右?”李世民听后,爽朗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他打趣道:“晓丫头,你的想法倒是别致。然而,朕的使命是治理大唐,让百姓安居乐业,而非在此地寻找个人的归宿。”

晓晓的声音更加轻柔,仿佛怕惊扰了这份宁静:“那,如果皇上不打算回去呢?”李世民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深思,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回到了那个他熟悉又热爱的朝代。良久,他缓缓开口:“朕虽被此世的繁华所吸引,但大唐的百姓、江山社稷,皆离不开朕的守护。朕的心,始终牵挂着那片土地,终有一日,朕会踏上归途。”

晓晓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坚定:“那我陪你一起。”李世民闻言,目光柔和地看向晓晓,眼中满是欣慰与感激:“晓晓,你的心意朕已明了,这份情谊朕倍感珍惜。但回归之路漫长且未知,凶险万分,朕怎能让你身陷险境?”

晓晓的声音虽小,却充满了决心:“我不怕,只要能与你同行,无论前路如何,我都愿意一试。”李世民轻轻摇头,赞许道:“晓晓,你的勇气令人钦佩。但此事非同小可,关乎两国命运,朕需从长计议,不可轻率行事。”

李世民突然抬眼,深邃的目光仿佛能洞察人心,他微微一笑,并未多言,只是继续低头沉浸在诗句的世界中,眉宇间却流露出几分不易察觉的怅然。晓晓坐在沙发上,眼神中满是失落,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光芒。

李世民见状,放下手中的诗句,缓缓踱步至晓晓身前,语气中充满了关怀:“晓晓,莫要太过失落。朕虽非无情之人,但肩上的责任重大,不得不如此。朕明白你的心意,只是……”

晓晓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你能否长住我家,与我一同度过这段时光?”李世民沉吟片刻,神色凝重:“朕亦不知未来如何。若真无法回归大唐,朕自会护你周全,只是此事还需细细思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晓晓的声音更加低沉:“我的心意,都写在那首诗里了。”李世民接过晓晓递来的诗稿,细细品读,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轻声说道:“朕已明了晓晓之情,只是朕身为大唐皇帝,肩上责任重大,不能轻易许诺。”

晓晓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决:“那我跟你回去,无论大唐还是现代,我都愿意陪你一起面对。”李世民闻言,眉头微皱,凝视着晓晓,心中五味杂陈。他缓缓摇头:“晓晓,此事关系重大,朕需权衡利弊,岂能草率决定?”

晓晓突然跪在李世民面前,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你答应我吧!我愿意与你共赴任何艰难险阻。”李世民连忙扶起晓晓,声音沉稳而充满温情:“晓晓,快起来,莫要行此大礼。朕知你心意深重,但此事关乎两国命运与万千百姓的福祉,朕必须慎重考虑。”他的眼神中既有感动也有无奈,仿佛在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一个同样有着情感纠葛的普通人。

李世民悠然地躺在沙发上小憩,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他那沉稳的面容上,为他平添了几分柔和。晓晓,这个总是充满活力的小女孩,此刻正趴在李世民的身旁,手里拿着画笔,在他的脸颊上勾勒出一个滑稽的乌龟图案。李世民虽然并未真正沉睡,但他选择以一种宽容和宠溺的态度,默许了晓晓的顽皮行为,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仿佛在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温馨。

“晓晓这丫头,倒真是调皮得紧啊。”李世民轻声嘟囔着,声音里满是宠溺与无奈,却并未真的动怒。他闭上眼睛,继续闭目养神,任由晓晓在他的脸上自由发挥。

晓晓见李世民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还如此纵容自己,心中既得意又窃喜,但同时又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叫你不懂我!”她嘟起小嘴,故作生气地说道,手中的画笔却依旧没有停下。

李世民忽然睁开了眼睛,眼神中闪烁着笑意。他迅速而轻柔地抓住了晓晓乱动的手,将她拉近自己,温柔地说:“朕岂会不知晓你的心意,只是有些事,朕需权衡利弊,不能单凭一时冲动。晓晓,你且耐心些,莫要再淘气了。”

晓晓听到李世民的话,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和伤心。她紧紧抱住李世民,仿佛想从他那里寻找一丝安慰和依靠。李世民也感受到了晓晓的情绪变化,他轻轻拍着晓晓的后背,用低沉而温和的声音安慰道:“晓晓,莫要伤心。朕既已承诺护你周全,便绝不会食言。只是此事关乎重大,朕需从长计议,希望你能理解。”

在李世民的安抚下,晓晓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她抬头看着李世民那双深邃的眼眸,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她悄悄地问李世民:“如果真的回不去我们的世界了,你会要我吗?”这个问题里充满了晓晓的期待和不安。

李世民闻言,轻轻抚摸着晓晓的秀发,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与坚定。他说:“晓晓,朕之挚爱,唯大唐江山与黎民百姓。但朕也深知你对朕的情意。个人情爱之事,朕自会权衡轻重,慎重考虑。你且放心,无论结果如何,朕都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段对话在两人之间悄然进行,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李世民与晓晓之间的情感纠葛、权衡与承诺,在这一刻都显得那么真实而深刻。

晓晓失落地依偎在李世民的怀抱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她的模样像极了那些为情所困的少女,眼中闪烁着未落的泪珠,嘴角挂着一丝苦涩的微笑。李世民望着她,心中五味杂陈,轻轻叹了口气,双手温柔地环住她的肩膀,那双手中既有对晓晓的疼惜,也有无法言说的无奈与愧疚。

“晓晓,你知朕心非铁石,岂能对你无情?只是这世事纷繁,许多事情并非你我所能左右。”李世民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苦涩,他试图用言语安抚晓晓,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晓晓依然紧咬着嘴唇,目光空洞地望向前方,仿佛整个世界都与她无关。

李世民见状,心中更加焦急。他轻轻地摇了摇晓晓的肩膀,试图引起她的注意:“晓晓,你如此这般,朕心中亦是难安。你知朕对你的心意,又何必如此折磨自己呢?”然而,晓晓依然不为所动,她紧闭的双眼和紧锁的眉头仿佛在诉说着她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李世民见状,故意板起了脸,但他的声音却依然温和如初。他轻轻地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苦笑:“你这丫头,倔强得让人心疼。也罢,若真要朕给你赔个不是,朕便赔了又如何?”然而,晓晓依然没有反应,她仿佛置身于一个只有自己的世界,外界的一切都无法触动她的心灵。

晓晓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滑落。她紧紧抱住自己,试图用这种方式来寻求一丝安慰。李世民站在房门外,听着房间内传来的隐隐哭声,他的心仿佛被针扎一般疼痛。他轻轻叩响房门,语气中满是温柔与关切:“晓晓,莫要将自己关在房内。出来与朕说说话吧,可好?”然而,房间内却是一片寂静,没有丝毫回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世民无奈地叹了口气,他背手而立,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朕便在此处陪着你吧。直到你愿意开门见朕为止。”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坚定与执着,仿佛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心。

晓晓在房间内偷偷地哭泣着,她的泪水浸湿了衣襟。她心中充满了委屈与不解:为什么他不能明白自己的心意?为什么他总是要顾及那么多?难道自己的感受就真的那么微不足道吗?

李世民听到房间内传来的哭声心中一紧他连忙上前几步想要推开门却又怕惊扰到晓晓。他只能站在门口用更加温柔和愧疚的语气说道:“晓晓莫要哭坏了身子都是朕不好惹你伤心了……”他的话语中带着深深的自责与懊悔仿佛在这一刻他愿意为晓晓承担所有的痛苦与悲伤。

终于晓晓在泪水与绝望中打开了房门。她站在门口抽泣着看着李世民那双充满关切与愧疚的眼睛。她哽咽着说道:“人家都写的那么清楚了你还不懂人家心意吗?”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助与绝望仿佛在这一刻她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希望与勇气。

李世民连忙上前几步将晓晓紧紧抱在怀中。他愧疚地说道:“朕自是明白的只是此事关乎重大朕需权衡利弊方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你莫要再哭了朕会心疼的。”他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歉意与疼爱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将晓晓视为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李世民看着晓晓那双哭肿的眼睛心中更加懊悔不已。他连忙站起身语气中满是关切地说道:“晓晓你的眼睛……可是哭肿了?都怪朕没有照顾好你让你受委屈了。”他的话语中带着深深的自责与懊悔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愿意为晓晓付出一切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李世民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他的语气中带着对大唐的责任与对晓晓的感情的纠结:“朕身负大唐万千子民实难轻易决断……但朕对你亦非无情。朕还需权衡利弊且给朕些时日待朕想出万全之策再给你答复。”他的话语中带着深深的无奈与挣扎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晓晓伤心地问道:“多久?”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期待仿佛在这一刻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了。李世民面露难色地说道:“朕……最多不过数日朕定会给你一个交代你且安心等待便是。”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坚定与承诺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要为晓晓解决所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