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武将徐逸

徐氏略记 缓安甫 4544 字 8天前

陈瑀[yǔ](一作陈璃),字公玮,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年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历任议郎、扬州刺史、吴郡太守、故安都尉。

人物生平

当初他因品德高尚被举荐为孝廉,随后又受到官府征召,先后担任了洛阳市长以及太尉府官员等职务,但最终未能前往太尉府就职。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永汉元年(公元 189 年),这一年他有幸获封为议郎一职。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便到了初平四年(公元 193 年)。此时局势动荡不安,陈温病故,袁遗也惨遭杀害。在此情形之下,袁术任命陈瑀为扬州刺史。然而,袁术在封丘与曹操交战时遭遇惨败,只得率领残部向南逃窜至寿春。当袁术想要进城休整时,却遭到了陈瑀的坚决阻拦和拒绝。面对如此困境,袁术无奈只能退回阴陵,并着手整顿军队,准备对陈瑀发起进攻。陈瑀深知自己难以抵挡袁术大军,心中惶恐不已,于是赶忙派遣弟弟陈琮前去求和。怎料袁术不仅扣押了前来求和的陈琮,而且还继续挥师进军。见此情景,陈瑀自知不敌,只好选择撤退,逃往徐州下邳一带。

建安二年,也就是公元 197 年的时候,某人担任了吴郡太守以及安东将军之职,并率领军队屯驻在徐州广陵郡的海西县(也有说法称其地名为诲西)。当时,汉朝的朝廷特意派遣了议郎王誧携带戊辰诏书而来。这道诏书的目的在于命令持有符节的平东将军兼领徐州牧的温侯吕布,还有身为骑都尉且兼任会稽太守的乌程侯孙策一同出兵征讨公然称帝的袁术。

这支联合大军一路行进至钱塘一带时,不曾想却发生了变故。原来,陈瑀暗中谋划要对孙策发动袭击。他派出自己手下的都尉万演等人渡过长江去联系祖郎、焦已和严白虎等山贼势力,打算让他们作为内应,里应外合共同攻打孙策。然而,孙策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人物,他很快就察觉到了陈瑀的阴谋诡计。于是,当机立断地派遣吕范和徐逸带领部队展开反击。双方在海西地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以陈瑀一方的惨败而告终。这场战役过后,孙策不仅大获全胜,还成功俘获了多达四千名敌方的吏员及其家眷。至于那陈瑀,则落得个孤身一人狼狈逃窜至冀州投奔袁绍的下场。不过袁绍倒也没有亏待他,仍旧任命他做了故安都尉一职。

祖郎,生卒年不详,陵阳(今安徽青阳)人。东汉末年在泾县一带活动的山贼。汉末泾县一带山贼势力的头领。受袁术鼓动,率兵与孙策屡次交锋,互有胜败,曾使孙策“几至危殆[dài]”。后孙策与吴景、吕范等人合力与之交战,大破之,祖郎投降孙策。

严白虎(?-197),东汉末年盘据吴郡一带的地方豪帅,原名“严虎”,别号“白虎”,吴郡乌程县人,山贼出身的豪帅,严舆之兄。

严白虎出身地方豪强,早年曾当过山贼,后来逐渐发展起自己的势力。严白虎在吴郡建立规模约1万人左右的武装势力,并据守石城山以及白虎山等地。他曾联合自称吴郡太守的陈瑀对抗孙策,但被孙策打败。严白虎在与孙策的对抗中,多次战败,最终投奔余杭的许昭。孙策攻破东冶后,严白虎主动出降,但被孙策所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人物生平

地方豪强

严白虎,乃吴郡之豪族出身,其家族背景深厚,实力强大。他凭借着自身的影响力和财富,在吴郡成功地组建起一支规模约达一万人左右的武装力量。这支队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成为了当地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据《古今图书集成》所记载,严白虎将长兴县南方五十里处的石城山以及白虎山等地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这些山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他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建安元年(公元 196 年),孙策雄心勃勃地进军江东,意图建立属于自己的地盘势力。此时,江东地区存在着两股较为强大的地方势力——严白虎和会稽太守王朗。当孙策开始筹划征讨这两股势力时,一场激烈的战略讨论在军中展开。

吴景,这位孙策麾下的重要将领,在军议上积极发言。他向孙策进言道:“主公,依臣之见,我们应当首先对严白虎的军势发起攻击。此人虽拥兵自重,但毕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缺乏正规的军事训练和指挥体系。若能迅速击溃他们,不仅可以削弱敌方的实力,还能鼓舞我军士气,为后续的征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孙策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严白虎的军队不过是一些普通的盗匪罢了,虽然人数众多,但战斗力有限。相比之下,会稽太守王朗的势力更为庞大且组织有序,如果能够一举击败王朗,那么整个江东局势都将为之改观。因此,孙策最终决定优先征讨王朗的军势。

尔后,与自称吴郡太守的陈瑀(陈登同族叔父)联合对抗孙策的军势,但被孙策的军势打败。

话说那严白虎被孙策大军重重包围之后,深知自己难以抵挡,便赶忙派遣其弟严舆前往求和。这日,风和日丽,严舆带着使命来到了孙策的营帐前。

当严舆踏入帐内与孙策会面之时,只见孙策端坐于主位之上,眼神犀利如鹰隼,令人不寒而栗。两人相互寒暄几句过后,气氛稍显缓和。然而就在此时,孙策突然毫无征兆地抄起手边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刃,猛地朝着身下的坐席砍去!只听得“咔嚓”一声脆响,木屑四溅。

严舆猝不及防,眼睁睁看着那利刃直直劈下,惊得他身体不由自主地晃动了一下。而孙策却若无其事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对着严舆说道:“吾闻汝能坐而跃之,身手矫健异常,故而与汝开此小小玩笑耳。”严舆定了定神,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道:“我一见兵刃,便会如此失态。”

孙策听了这话,心中已然明了,此人不过是徒有虚名,实则胆小无能至极。当下不再犹豫,右手一挥,手中的手戟如闪电般疾射而出,直取严舆咽喉要害!可怜那严舆还未反应过来,便已命丧当场。

消息很快传到了严白虎军中,众人听闻以勇力着称的严舆竟这般轻易就被孙策斩杀,皆大惊失色,惶恐不安。严白虎眼见大势已去,再也无力抵抗孙策的攻势,只得率领残部匆忙逃往余杭,欲投靠当地豪强许昭以求庇护。

这边厢,程普见敌军溃败逃窜,急忙进谏孙策,恳请立即发兵追击,一举将敌人歼灭。但孙策却摆了摆手,缓缓说道:“许昭此人,对待昔日主公心怀忠义,对待故交好友诚实守信,实乃大丈夫之所为也。我等又何必苦苦相逼呢?”言罢,孙策下令收兵,不再对严白虎穷追猛打。

之后正史上没有记载他何时死亡以及之后的下落也不明,但是从任广陵太守的陈登曾经为牵制孙策的北攻军势,策反煽动盘据在扬州的严虎军‘残党’的纪录研判,可能在那时还未死亡。

徐逸风华绝代,然而终究只是史书中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