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重大进展

辞职之后 不过冮东 1098 字 1天前

王俊臣告诉我,两个月前,古城矿务局党委书记升职到了省里,听说统配煤矿总公司干部局和省委组织部的人来过两三次,又是搞民主测评,又是公开推荐,还分别召开了基层职工和机关干部座谈会,但一直没把你们局新书记的人选定下来。

参与其中的竞争者众多,排在前面,呼声最高的两人是现任党委副书记郭民选和纪委书记甄荣。

郭民选年轻,在群众中的口碑好,民主测评的满意度高,而且占据着最有利的竞争位置,不足之处是任副职时间太短,人脉资源不够丰富,后援力量比较单薄。

甄荣虽然在诸多竞争者中的排名比较靠前,但他的年龄比郭民选大十几岁,在风评方面也落后了一个段位,而且他只是纪委书记,在领导班子中的排名在郭民选之后,所以虽然他争得很厉害,给自己造势造得很猛,但并不被大家看好,上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甄荣五十六岁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次将是他此生最后一次擢升的机会,如果不能如愿,仕途将被定格在副局级别上。

甄荣不甘心成为郭民选的陪衬,为了抓住最后一次机会,决定利用手中掌握的纪委有查办违法违纪干部的权利,放手一搏。

搏赢了当然好,可以风风光光地多干几年,多抖两年官威,退休后的待遇也会比副职高一个等级。

如果败给郭民选,除了面子上不好看,背后被人骂几句老不要脸的外,也没啥实际损失,郭民选又没权把自己的纪委书记撤了,再说自己混两年也就该离岗了,要不要脸的影响不大。

鹬蚌相争最好的办法是给对方点眼药水,当了多年纪委书记的甄荣深知这一招的杀伤力。

除过背后看不见的博弈角力外,组织部门选拔干部的首要原则是稳健,最忌讳的是带病提拔,不愿选择举报信多,自身有问题没有查清或者正在调查中的提拔对象。

基于这种情况,打击升迁路上竞争对手的最好办法是写举报信,这种方法成本最低,方法最简便,风险也最小,而且常常能给举报者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