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下去休息吧。”
等两人离开后,李匡一个人在营帐里愣愣地坐了一会儿,把门口值守的侍卫叫进来。
“我小叔呢?”
侍卫道:“公子跟几名胡商一起去城里了。将军放心,已经安排人跟着了。”
李匡这才嗯了一声,不再理会。
天黑以后,李匡把侍卫统领和热介甫送走,刚一回来就看见几个人正从营门口进来。其中有一人伏在马背上,嘴里嘟嘟囔囔的,不知道在说着什么。
李匡皱了皱眉,走到近前,托起醉汉的脑袋看了看,正是李继良,满脸通红,一副醉态可掬的样子。不过身上的酒味倒是不重。
“我小叔这是喝了多少?”
跟着李继良的几名侍卫一脸尴尬。
李匡叹口气。
“说吧!恕你们无罪。我知道小叔他人菜瘾大,沾酒就醉。”
有一名侍卫犹豫地抬起三根手指。
“就喝了三杯葡萄酿,公子就一醉不起了。”
另一人补充道:“其实中间醒了一次,不过又喝了多半杯,就又醉过去了。”
“同行的那几位胡商也没料到公子竟如此易醉。还以为公子被人下毒,还找来了城中的大夫,才知道公子是醉酒睡过去了。他们说实在是没想到中原人的酒量如此不堪。”
李匡听了怒其不争有一种喷火的冲动,可又有些无奈。
这回丢人算是丢大发了。这葡萄酿李匡也喝过,这酒冰镇以后,冰冰爽爽的喝着很是不错。虽说有些酒味,一般人喝上几碗根本就不会醉,顶多算是微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李继良仅仅三杯就醉到不省人事。
李匡无奈的摆摆手。
“带小叔回去休息吧,让火房做碗醒酒汤,你们小心伺候着。”
另一边,侍卫统领点齐二百名士卒带着热介甫,趁着夜色悄悄出了营地,只打起十来只火把摸黑一路向南走出三十多里才停了下来。
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五月,可戈壁大漠昼夜温差极大。这会儿,人们竟然都感觉到有些冷。
可现在的天色不说是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可能见度依然很差,根本没办法搭帐篷。
侍卫统领只能下令。
“所有人都挤在一起。闭目养神不要睡着了。”
说完,侍卫统领看了看队伍中间的热介甫。
热介甫也和其他人一样,下了马,让马匹卧倒。然后周围几人聚在马匹边上,靠在马的身上闭着眼睛不多言语什么。
侍卫头领暗暗点了点头。
这队伍里边只有自己知道热介甫的身份。其他人只知道队伍中多了一个生面孔,并不知道热介甫是干什么的。
现在热介甫表现的和一名普通士卒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而其他的士卒也没有胡乱打听。这就让视为统领放心不少。
就这样将就了一夜之后,天一亮这二百人便再次出发。
一路疾驰,不过两天时间便到了阳关城外。
站在距阳关十里之外,侍卫统领有些皱眉。
其实从楼兰到玉门关的距离要更近一点儿,可出发前李匡特意交代一定要从阳关进入后秦。
侍卫统领并不明白李匡这么安排的意思,可也只能遵照执行。
“一会儿进城的时候谁都不许说话,有什么自有我来应对。”
“是!”
二百人轰然应诺。
“出发!”
这回众人没有奔驰狂奔,而是缓缓而行。
离得边关近了,这要是纵马狂奔,二百人也能掀起漫天的尘土。城上的守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到外边尘头大起,第一反应就是有人要冲城,那还不准备弓箭和各种守城器械。
就算到最后关头被人认出来,知道是一场误会,那也免不了被治罪,严重一点儿被杀头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