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骊山大营

大秦二世公子华 哆啦wang 2218 字 15小时前

嬴政微微诧异,反问道:“有吗?”随后两人相视而笑。在这一笑之间,父子间原本有些严肃的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

马车继续前行,沿着宽阔的官道一路疾驰。道路两旁的景色不断变换,起初还是繁华的咸阳城景象,渐渐地,便出现了大片的农田。此时正是夏季,田野里的庄稼郁郁葱葱,微风吹过,泛起层层绿色的波浪。偶尔能看到几个农夫在田间劳作,他们看到马车,也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跪地行礼。

随着马车的前行,远处的骊山渐渐映入眼帘。骊山山势雄伟,绵延起伏,山上植被茂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骊山大营就坐落在骊山脚下,这里是秦国关内重要的军事据点之一,屯驻着大量的精锐部队,负责保卫咸阳城的安全。

终于,马车缓缓驶入了骊山大营。此时,王翦、蒙武、杨端和、蒙恬、黄石公、尉缭早已等候在此。

嬴政和太子华刚一下车,众人便纷纷上前行礼,整齐而划一,“参见大王!见过太子殿下”那声音响彻整个大营,惊起了几只栖息在营帐上的飞鸟。

嬴政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免礼,他的动作简洁而有力,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太子华则回礼道:“见过诸位大人。”

然后,嬴政大步朝着大营内走去,步伐坚定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大秦霸业的征程上。众人紧随其后,犹如众星拱月。

进入大营,一幅宏伟而壮观的景象呈现在眼前。营帐整齐排列,犹如一座座钢铁铸就的堡垒,井然有序地分布在广阔的营地里。每一座营帐都搭建得坚固而规整,军绿色的帆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微的光芒。营帐之间的通道宽敞而笔直,士兵们往来穿梭,却丝毫不显混乱。

士兵们正在进行日常的训练,喊杀声此起彼伏。只见一队队士兵手持秦墨刀,整齐划一地挥舞着,枪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一片银色的森林在随风舞动;还有些士兵在进行负重奔跑训练,他们身上背着沉重的沙袋,却依然步伐坚定,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兵,彰显着秦军的威武气势,他们是大秦帝国最坚实的护盾,也是最锋利的利刃。

嬴政来到中军大帐,众人依次进入。中军大帐内,宽敞而肃穆。一张巨大的行军地图平铺在营帐中央的桌子上,上面标满了各种标记和符号,记录着大秦军队的部署和天下局势的变化。周围摆放着几把简陋却结实的椅子,供众人就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嬴政站在营帐中央,环顾众人,目光坚定地说道:“今日孤和太子观览一番身穿精钢盔甲手持陌刀,再配合红衣大炮和炸药包的军阵是如何。”他的声音低沉而洪亮,在营帐内回荡着。

蒙恬闻言,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向前一步,拱手说道:“大王,手持秦墨刀和精钢盔甲,周武王来了都要跪下挨两巴掌再滚。加上红衣大炮和炸药包,臣能给大王打到天边去。”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秦军武力的自豪与自信。众人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营帐内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杨端和也连忙附和道:“大王,攻赵我想当前军。请大王应允。”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与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身影。

王翦微微一笑,调侃道:“你当前军,中军后军只能给你打扫战场了。要不……”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先让你去试试那赵军的厉害,也好让中军后军心里有个底。”众人又是一阵大笑,笑声中却也透着对杨端和的信任与鼓励。

待笑声稍歇,黄石公缓缓开口道:“大王,这精钢盔甲、陌刀,再加上红衣大炮和炸药包,威力巨大。这是臣来秦国之后第二次改写兵法,第一次是见到太子的重骑兵和秦墨刀。这次见到红衣大炮和炸药包令我震惊不已。我此前的战术又落后了。”他的声音平和却沉稳,如同一股清泉,流入众人的心中。

尉缭笑道:“你慢慢写,说不得哪天大王和太子又弄出来新武器继续改兵法哈哈哈……”

黄石公给了几人白眼,当初看到这炸药的时候,自己的心态都快崩了。自己才在兵书上说重骑兵无敌,转手就看到了这大炮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