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相关专家需要对现有几种可用的小型涡轮发动机型号进行评估和比较。
挑选出功率强劲、推力大、噪音小的产品。然后针对海上使用环境进行适当改进和测试。
至少要为快艇配置6-8台这样的涡轮发动机,提供充足的动力。
与强劲的动力系统相匹配的,还需要先进的高速艇体设计。
船体需要采用新型的钛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建造,大幅降低重量的同时提高强度。
船体各部分的流线形优化也非常关键,需要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进行多方案仿真和对比。
最后,还需要开发高响应的对空监视雷达,用于及时探测敌方袭来的导弹和战机。
这套系统需要安装在快艇的顶部位置,可以360度旋转,在高速移动中也能保持对空监视的稳定性。
一旦探测到威胁,快艇可以利用极高的机动性快速脱离。
在船体设计与核心技术基本成型后,赵学成计划着手研发这种快艇的主要攻击武器——电磁轨道炮。
电磁轨道炮与普通火炮有着本质区别,它不依靠传统火药燃烧膨胀来加速射体,而是使用两组对置的强大磁铁在轨道两侧形成极强烈的吸力和斥力,从而加速金属飞镖或者小型导弹达到极速。
这种新概念武器由几个关键部件组成:
第一是磁铁发生器,这需要使用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它不依靠电流激磁,而是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磁性。
这种新材料来自于种花近年在稀土冶金方面的重大突破。
未来还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的各向异性,使磁场强度可调。
第二是精密的磁轨,其结构与磁场分布直接决定了飞镖的飞行轨迹和加速度。
设计团队可以借鉴现有粒子加速器的磁铁结构进行模拟与优化。
第三是飞镖和导弹,它们需要使用特殊材料与涂层来获得良好的导磁性,在强磁场作用下可以稳定高速飞行。
第四是精密的自动装填机构,需要小心处理好飞镖的电磁容限问题。
第五是高响应的装载和发射控制系统,需要确保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装填和目标精准打击。
第六是稳定的电力供应,这需要使用小型核聚变反应堆来提供持续的强大电力。
这种电磁轨道炮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极高的射速。
理论上它可以做到每秒发射数十发飞镖,远超过普通火炮的射速。
这可以产生连续的弹幕效果对目标进行饱和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