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回 晚霞、星辰与回忆

都市祛魅者 陈伟恒 1130 字 17天前

“也算不上吧,故事还是很平淡的,可是你能在艺术里看到真实。”尹欣想了想,尽量逻辑清晰地阐释自己的想法,“就比如一大家人聚到一起,其乐融融的,但其实冷不丁就会爆一句话出来,不小心刺痛了谁。沉默几秒后,大家忽然又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继续说说笑笑。表面看大家聚在一起很亲密,实际上每个人的想法根本就不一样。”

郑若寒想了想,很多同学过年回家的时候,亲身经历好像就是这样,“然后他们每个小家庭,在聚会散场后,私下聊亲戚的近况,又用另外一种说法了,对么?”

“对对对,就是这种感觉。我就觉得怎么拍出来的啊,好厉害。”尹欣一度有过想象,自己会成为一名调查记者,把最真实的人间记录下来,“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不是说新闻就真的很写实,也不是说电影就真的很虚假。我觉得《步履不停》就是一部很真实的虚构电影。”

“是。”郑若寒的眼光瞥到了远处的荧幕,《岚:15周年的告白》终于播完了,新电影的预告轮番播映,《触不可及》的片头画面淡入。郑若寒认出了这部电影。

“这是2011年欧洲那个版本的《触不可及》,”郑若寒补充说明,“后来好莱坞也翻拍过。不过我还没来得及看。”

“可是好莱坞版有妮可·基德曼啊!”尹欣双眼放光。

“嗯,她年轻的时候是很好看。”郑若寒却没显得多感兴趣,“不知道为什么,哪怕新版跟旧版拍得一样好,我也会下意识支持旧版。你是这样吗?”

尹欣耸耸肩,“我倒无所谓,但很多人是跟你差不多。新版想要超越旧版,一定要比旧版好很多很多才行。人们对旧东西是有感情的。”

郑若寒想到了电视剧《繁花》对1992年上海的复现,还有《广告狂人》对20世纪中期麦迪逊大街的还原,甚至是电影《大黄蜂》中对1980年代流行文化的致敬。他为那些带有质感的奔腾年代而着迷。大家看来都很怀旧。

“有种说法是什么来着?”尹欣想起了住在东京或者大阪的一些朋友,“有些在令和时代出生的人,会觉得平成时代更好;在平成时代出生的人,又觉得昭和时代更好;那昭和时代呢?他们就会向往明治时代或者大正时代。就像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里拍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没赶上黄金年代。也算人之常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