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继续实行禅让制度,那么下一任的首领几乎板上钉钉的就是防风氏了!”
“大禹想要将君主的位子传给儿子,世世代代把控在自家手里,因此防风氏就是最大的一个障碍!”
“所以就因为部落联盟时,防风氏迟到这一件小事,大禹二话不说当着所有部落首领的面就斩了防风氏,杀一儆百,让其他首领见到自己就胆寒。”
“到这一步,大禹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才没有人跳出来反对。从此,实现了家天下。”
说完,楚立叹息一声:
“唉!可怜防风氏,青龙一族正统传人,而且救万民于水火,立下大功,最后死得如此荒唐!”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听到这句话,不禁纷纷发问:
“【垮起个猫脸】:龙好像是黄帝打败蚩尤,炎黄九黎合体才创立的图腾吗?怎么变成是伏羲了?伏羲应该比黄帝要早吧?【滑稽流鼻涕】”
“【会飞的】:这个主播只是拍拍脑袋推理而已,商周都没搞清楚,何况三皇五帝,夏。【鼻孔朝天】”
“【喜欢岛村乐器的常平安】:黄帝骑的是熊猫,后面变成了蚩尤骑熊猫,黄帝驯养的就是熊猫。【叼花的哈士奇】”
楚立解释道:
“关于龙腾图的说法,现在不管是历史传说还是民间大众,一般都认为轩辕黄帝是龙腾图的创始者。”
“而龙腾图也是来自黄帝蚩尤大战后,将各个部落的腾图收集融合后创立形成的。”
“但是,”楚立伸出两根手指:
“关于真正的龙腾图,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伏羲氏才是真正的龙腾图创立者!”
“《山海经》载:雷泽有雷神,龙首人颊,鼓其腹则雷。就是在讲伏羲氏,有龙相。”
“司马贞补写的《史记·三皇本纪》言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这种记载暗示了伏羲氏在龙图腾形成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春秋《左传》曰‘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楚立一边在手机屏幕上开始写写画画,嘴里一边讲解道:
“民间传说,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但蛇有灵,就是龙了。”
“伏羲氏在观察天文现象时,针对天文和气候的变化,制定了伏羲历。而这个历法中,其实就隐含了华夏龙腾图的诞生!”
“大家看!”
楚立说完,就将自己刚制作好的图片发到直播间,然后介绍道:
“上边五个图形是‘龙’字的五种甲骨文写法,下边的三种图形则是东方苍龙七宿的星象图!你们对比一下!”
手绘龙字甲骨文和苍龙七宿星象图,大家凑合看!
楚立指着下方的苍龙星图对着镜头向直播间里的观众们解释道:
“上古伏羲氏在制定天文历法时,发现苍龙七宿的出没和季节降雨相互对应,而降雨对应着农耕。”
“因此,龙成为当时伏羲时代农耕文明最主要的腾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东方属木!”
“因此,《纬书》有言:伏羲氏首德于木,为百王之先。伏羲氏即是青龙,青帝。”
青龙——伏羲氏!
楚立一口气将关于龙腾图的另一种来历介绍了一遍,还不等他喘口气,弹幕中又出现一波驳斥他的留言:
“【跳染的头发】:胡说八道!主播将华夏的人文始祖黄帝三两句话剥夺龙腾图缔造者的身份,到底是何居心?!【愤怒】”
“【修仙贤贤者】:别用地摊文学武装自己的头脑了,你多读读书吧!【抠鼻】”
“【古莫子】:不对吧,乡党!额就是西北的甘谷县人,额这块儿是西平遗址,出土了一个大鲵纹陶瓶。专家说了,这才是伏羲人面龙身的原型,也是华夏龙腾图的原型!没错,龙腾图的原型是额这里的娃娃鱼!【狗头】”
而这时,还不等楚立开口解释,另一边和楚立对线的唐飞峰这时忍不住激动道:
“怪不得啊!”
“怪不得啊!”
“哈哈,这就全对上啦!”
他好似想清楚了某个一直困扰心头的问题一般,“砰砰”拍着桌子狂笑:
“黄帝的确不应该是龙腾图的创造者!”
他这话一出,接着,原本狂喷楚立的一波人又跑去他直播间开始狂喷!
但唐飞峰随即“啪啪”调出几张照片甩到直播间,然后声音带着几分不屑的说道:
“刚才喷主播整天看地摊文学的喷子们,好好看看,谁才是不懂装懂的那个!”
“黄帝按照历史记载,我们一般认为他出现的时代是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也就是距今不到5000年。”
说着,他点开第一张照片:
“这个是赤峰出土的红山玉龙雕饰,新石器时期距今约5000年到6000年!那时还没有黄帝呢!”
只见照片上是一条周身呈墨绿色的玉龙,玉龙以一整块蛇纹石质岫岩玉料圆雕而成,通体琢磨,光洁温润。
整条玉龙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并排有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楚立刚写的甲骨文中的“龙”字。
红山玉龙,博物馆真品!
接着,唐飞峰又点开一张图片:
“这是豫州濮阳出土的蚌壳龙,距今有6000多年。年代更久远!
只见照片上是一堆贝壳组合百城的一条龙,龙身蜿蜒,头爪抽象而又形象!
呐,就这张!蚌壳堆龙形塑
“当时旁边还有一只蚌壳虎与之对应,龙虎之间是一位墓主人,身旁布置的上古北斗星象。可见主播说的龙来源自天文星象的说法,的确很有根据!
只见图片上是这座六千多年前古墓的俯视图,一座墓坑中,一具白骨夹在龙虎贝壳堆之间,脚踩上古北斗星象图。
西坡遗址——蚌壳龙虎北斗大墓
(上古北斗形状不是现在的勺子状,而是更接近骨头或榔头)
“还有最后这个!”
唐飞峰又点开一张照片,说道:
“阜新查海石堆塑龙,距今则高达7000至8000多年。”
阜新查海石堆塑龙
“还有谁说龙腾图起源于黄帝,嗯?!”
看到直播间里的屏幕上顿时全是666,唐飞峰这才笑呵呵的给楚立刷了一条金龙:
“立哥,继续说说我们这件龟背网格青铜器!”
“它到底是个什么来历?为什么那些上古帝王禅让也罢,造反也罢,都要搞一件这么个玩意儿?”
“我们三星堆出土这件龟背青铜器,又会是哪位上古帝王使用过的呢?”
————————
PS:七千字,爽不爽?!
本章有些烧脑,阅读也需要一定门槛。但我已经尽量写得直白了。
关于上古帝王之间的关系,经历和所作所为,都是参照《竹书纪年》、《春秋》、吕氏春秋》、《韩非子》、《左转》和《史记》等古籍。
关于禅让出现的仪式,祥瑞,以及那个始终出现的神龟负图,也都是从各大正史和《周易》《尚书》等典籍,我的翻译和理解应该比部分专家要正统一点。
关于文中出现的文物描述,都属真实出土文物,相关鉴定年代也都属实。
但是,关于所谓虞舜逼迫帝尧,大禹逼迫帝舜,大禹斩杀防风氏为儿子上位保驾护航等细节解读,只是我按照相关信息按人性和历史逻辑进行的推演。这部分属于小说脑洞,大家不必还真!
最后,关于这只龟背网格青铜器的真实作用和来历,不止是上古帝王的禅让礼器那么简单下一章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