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国学院培训半年,合格的,将会分配到各学堂做教员,学堂管事薪俸与各城城主持平!普通教员最低三十两!”
郭璞这句话,让众人再次炸营。
徐城一共七座城,共有七个城主,帮助子受管理政事,他们的官职相当于后世的县令,每年的俸禄是五十两银子。
郭丞相怎么说?
与城主持平?
也就是每年五十两白银?
要知道,十两白银就够三口之家一年的口粮。
五十两白银啊!这怎么感觉有点虚夸?这么难以置信啊?
待到众人的议论声渐渐平息,郭璞又说道:“殿下说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因为孩子是未来的希望!”
众人再无异议,一致要求参加培训。
郭璞按需求将二百多人分成了四个组,也就是四个学科。
在众目睽睽之中,搬来了十几箱竹简。
这些都是从王城运来的,子受所开设的简坊里面制作的《殷商字典》。
郭璞第一次看到这些竹简的时候,也曾调侃:“世人都说我编纂的《尔雅》是中国第一部辞书,殿下你这《殷商字典》,唉,啥也不说了!”
《殷商字典》,郭璞也带着吹毛求疵的态度,想来一个斧正。
但是他从头到尾翻了好多遍,竟然无从下手。
可见子受已经借鉴了古今典籍,这部《殷商字典》,其成就远在《尔雅》之上。
郭璞服气了,无话可说。
众人看到《殷商字典》,也是大为震惊。
这些人可都是文化人,但是他们翻开字典,暗自冷汗直冒。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见识太过浅薄,字典里面三分之一的字,他们都不认识。
就这,谁还敢自称博学多识?谁还敢自夸学富五车?
不得不说,这对他们打击挺大的。
还是老老实实的先认字吧!
郭璞也适时做出决定:“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精通《殷商字典》!”
由于大家都有文化基础,一个月的时间,其实是绰绰有余的。
而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郭璞将组织人手,编纂四门学科的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