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支竹简六克,一千支加上牛皮绳,总重量达到十七八斤!
根据工期,子受计算了一下,一个熟练工人,在准备好竹片、牛皮绳的前提下,一个月可以刻写两部。
这样,《殷商字典》的价格,子受定为二十两白银。
其中五两是工钱,三两是材料成本,利润为十二两。
当然,这部字典,也只能是面对达官富商。
普通百姓是没钱购买的,二十两白银够四口之家一年的用度了!
鉴于此,子受斟酌之后,推出了面向百姓的三百常用字普及版。
竹简小了一半,没有注解,三百个字,仅仅使用不到三十片竹简,重量也仅有一百克多一点。
定价为五钱银子,一般不是特别贫困的家庭都能买得起。
《殷商字典》经过了半个月的赶工,第一批一百部面市。
让子受没想到的是,市场反应却是比较冷清,很少有人来购买。
整整一天,才卖出三本。
也难怪,这个时期,识文断字的人很少,周围的人都不识字,你认识字有啥用?
除非你为了在朝中为官,或者为了经商。
为官,普通百姓几乎是不可能的,商代王亲贵族,大多世袭。
普通百姓没有那个命,想都不要想,即使你学识渊博也不行!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这不错,但那是极其罕见的!
商代也没有科举,选官任能之时,需了解你的家世,就把所有的百姓都排除在外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建立在科举制度之上的。
看来普及文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想让大商子民产生需求,还得做不少的工作。
就在子受为了推广《殷商字典》而发愁的时候,一个更让他头疼的事情降临到头上。
胡伯携女造访!
帝乙为子受赐婚选择的就是胡伯之女。
这是登门看女婿来了!
商朝对男女的礼法其实不像周朝及后代那么封建,商朝的妇女地位也并不像后世那样低下,在子受大婚前登门认亲,也属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