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就比较轻松了,已经探好路,并且殷受地图标注的也更加详细。
尤其是在渡过长江的时候,他们的竹筏还在,可谓是一帆风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虽不见一片帆,但是那种面对长江油然而生的豪迈,却是古今相通。
只是在殷受他们将要离岸踏上归程的时候,众人却是眼前一亮!
殷受看到了什么!
江面上真的出现了一挂白帆!
白帆垂下,随风鼓荡。
一艘大船!
一艘长达十几米的大船!
大船两舷各有四个桨手,船的后面还有一个舵手在掌握方向。
这船,形体匀称,四平八稳的在江面顺流而下。
殷受吃惊的眼睛都瞪出来了,这船,是这个时代应该有的东西吗?
这样的大船,不是在春秋时期才有的吗?
这提前出现了八百年啊!
开眼界了。
这对自己建造大海航船更有信心了。
殷受留下了十名护卫,让其他战士向北返回徐城。
并且,千叮咛万嘱咐的回去开始春耕。
由这次跟来的亲兵卫队直接负责,选取了十亩良田进行播种。
这可是宝贝,殷受再一次把从印度那里学来的栽种方法经验都给他们讲明白了,精心管理栽培,以期明年可以扩大面积种植。
殷受有信心将棉花的亩产量维持到三百斤以上。
相信用不了几年,棉花将会走进千家万户。
而殷受自己,率领十名护卫,与大帆船联系。
大帆船经过江面的时候,被殷受他们扯好的铁链条拦住了去路。
没办法,他们也只好暂时在江中心抛锚。
并且一脸戒备的看着岸边的这群骑兵。
看到骑兵部队大部分上马北去,只留下十几人,他们暗地也松了口气,看来不是抢劫的。
可是,拦在江面上的这是啥?
这时,殷受吩咐几个亲卫上竹筏,沿着铁链,靠近到大船旁边。
“各位好!”殷受仰视大船,并抱拳行礼。
大船上约有二十余人,个个面面相觑。
殷受突然醒悟,这敢情是听不懂我说的话。
殷商时期,中原以南直至长江流域的疆域被称为“南土”,而南土的疆域,随着商朝统治与管辖的范围变化,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没有一个固定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