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畯不想听两人斗嘴,于是转向董先:
小主,
“阿虎,你怎么看?”
“王父,依我看,新犁可献!”
“可献,那……”
“但不是献给赵氏,而是献给郡里。且不妨等今年春耕后再献,到时才能知道新犁是否真的好用。”
献犁后,想要造犁就自己去找郡里劝农掾了。
“可对赵氏如何交待?”
“我看灵丘地处重镇,四通八达。但却缺乏人手。眼下我与外郡连通,光靠我董氏一族,不足以成事。”
“不如,合股经营物流队,不止是赵氏,灵丘地界皆可加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按此分成。”
董畯又问:
“那物流队前景如何?”
别出力不讨好,没钱赚的苦差事呀,到时也不好交差!
董先自然也不敢打包票:
“王父,接下来,光是原料粮食盐油等进入灵丘,一月就有数百石。甚至千石。而百工堂订单运出灵丘,也初具规模。到时人手肯定不够。”
在《九章算术·均输篇》中有:取佣负盐二斛,行一百里,与钱四十。
也有:佣价一日五钱,佣价一日十钱,
还有:六人共车的问题。
六人共车,车载二十五斛,重车日行五十里,空车日行七十里。
从中可以看出:
越远越贵,货主要包食宿,车比人便宜。
掌控物流,就连保障灵丘百工堂创新的输出。
但物流途经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风险与机遇并存。
所以当初董先与舅舅、赵峰、甄平、祈干、束显签合股书时就明言,一起负责各地物流队。
这样好处很多。
比如安全,都是当地大族,知根知底,遇事容易摆平。
其次不会走冤枉路,不需要额外安排译人。
再来,人手不必行进太远,过郡交接,可以降低物流费用。
最后,强强联手,各取所需,合作互利,共同进步。
当初在雁门、中山、常山、博陵、河间已经安排好了。
如今灵丘也要准备了,到时可以扩展到整个代郡。
董畯听了董先的话,也陷入了沉思。
主要现在的大汉,或者封建农业社会,多数人的欲望都很低。
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读书出仕。
然后喝喝小酒,过过年节。
抱抱娇妻美妾,打打不孝儿女。
一般没事不出远门。
天黑回家,天亮务农。
很简单,实在的日子。
而创新的商品,除了确实能提高效率的农具外。
那死贵的护肤品,也未必需要多少人手运送吧!
算了,董先既然都这么说了,就试试吧!
一石一里一钱,全包,扣除成本后,按出资比例分成。
反正选择权交给其它四氏,干不干由他们决定!
二月。
初一,辛亥,朔,日有食之,惊蜇。
三日,癸丑,光禄勋陈国袁滂为司徒。
九日,己未,地震。
刘宏暴发了,开始在鸿都门设立学校。
里面悬挂孔子和七十二弟子的像。
并让各郡诸生,由三公举召能满足自己的,比如尺牍、辞赋、工书和鸟篆的人进行入学考试。
现场有近千人之多。
这就是天子门生呀。
刘宏觉得这样还不够,要树立榜样。
于是又下诏为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画像。
士人一派极为不满。
我们学经辛辛苦苦才能到达的高位,你们写写字,编编辞赋,画一画就可以啦?
怎么能这样。
士人派决定开始反击。
由尚书令阳球上奏,停办鸿都门学。
阳球,字方正,渔阳泉州人。
可不是福建那个泉州,而是幽州渔阳郡的泉州县。
大约是董先前世的天津。
阳氏家世大姓冠盖。
说明阳球的家族不是像灵丘董氏这样有局限的地方大族,而是真正有当官追求的大族。
为什么呢?
人家喜好申不害和韩非的法家学说。
性格严厉,又能击剑,弓马娴熟。
简直就是天生的执法人员。
阳球的事情很多。
比如郡里吏员辱骂其母,他便纠结几十个少年,把人家给杀了,并灭其家。
这样都没事,反而扬了名,举了孝廉。
再比如任九江太守,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
还有着名的《迁平原相教》:
相前莅高唐,志埽奸鄙,遂为贵郡所见枉举。昔桓公释管仲射钩之仇,高祖赦季布逃亡之罪。虽以不德,敢忘前义。况君臣分定,而可怀宿昔哉!今一蠲往愆,期诸来效。若受教之后而不改奸状者,不得复有所容矣。
大意是:
我之前在高唐县任职县令时,有志扫除奸邪,但却被冤枉。如今我不计前嫌,效仿桓公释管仲射钩之仇,刘邦赦季布逃亡之罪。将之前的事一笔勾销。如今我又来了,希望你们能来协助我,但那些听到我的教令还不知悔改继续犯法的人,就别怪我下手不再留情了!
这样的人,很明显影响了地方氏族的利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当天下大旱时,他们通过张颢,指阳球是酷吏,所以才造成天下大旱。
这张颢是谁,是中常侍张奉的弟弟,那是盖章公认的阉宦一党。
当时中常侍王甫的养子,沛国相王吉,在任五年就杀了一万多人,一人犯法便杀人全家。
死人都堆在车里,绕着整个沛国游行。
尸体腐烂了就用绳子把骨头串在一起继续。
而这样的人,竟然没被指为酷吏。
但也正因为阳球对阉宦家人在地方的所做所为不满,屡次发表严惩意见,而让他们心忧。
所以他们认为,与其放在地方为害,还不如放到眼前看着安心。
刘宏在这事情的处理上,还是有点意思的,知道这背后有操作空间。
这宦者,也该收敛收敛了。
于是刘宏便以阳球在九江有功,而改任议郎。
让他们互相牵制,方便自己控制。
不久更任命阳球为将作大匠,也就是在这时与蔡邕叔父蔡质发生冲突的。
南城门自坏,被人说是将作大匠的问题。
但阳球反而没事,变成尚书令。
这里面说没有刘宏的运作,是谁也不相信的。
尚书令是什么官。
那是削相权,固皇权的官,说白了,是天子的亲信才可以任职的。
阳球应该也是作出妥协的,他可能也知道,为了掌握权力,必须作出牺牲。
所以他娶了中常侍程璜的干女儿,自己也成为阉宦的人。
就是这样的人,这次阳球却站到了刘宏的对立面。
当众奏请停办鸿都门学:
伏承有诏来中尚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图象立赞,以劝学者。臣闻《传》曰:‘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案松、览等皆出于微蔑,斗筲小人,依凭世戚,附托权豪,俯眉承睫,徼进明时。或献赋一篇,或鸟篆盈简,而位升郎中,形图丹青。亦有笔不点牍,辞不辩心,假手请字,妖伪百品,莫不被蒙殊恩,蝉蜕滓浊。是以有识掩口,天下嗟叹。臣闻图像之设,以昭劝戒,欲令人君动鉴得失。未闻竖子小人,诈作文颂,而可妄窃天官,垂象图素者也。今太学、东观足以宣明圣化。愿罢鸿都之选,以消天下之谤。
大意是:
乐松、江览这三十二人,位卑低贱的小人,只是靠不入流的小手段便成为郎中,受尽天子恩宠。这样的事让有识之士不敢开口,让天下叹息。现在的太学和东观,就足够弘扬圣明的教化。愿陛下停办鸿都门学,来消除天下人的非议。
但刘宏很简单粗暴的拒绝了:
书奏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