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物流队前景如何

并汉 做梦中 4308 字 26天前

自从三路出塞大败,他对自己文治也没信心,武功也没信心。

为了压压惊,他让王美人进宫。

王美人,赵国人。祖父王苞,五官中郎将。

王美人十分漂亮,聪敏有才明,能书会计,以良家子应法相选入掖庭。

谁说刘宏是因为人家漂亮的才选入宫的?!

其实是因为刘宏通过其母董太后,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做除了治国理政之外的事。

没人干扰,没人制肘。

比如辞赋,尺牍及工书鸟篆,现在又发现自己对经商也很有兴趣。

而这王美人能书会计,那是当会计的一把好手!

但是自己出不去,只能在宫中玩,但没人也玩不了。

于是自己凑人头,自己当肆者,王美人这么能干当会计,宫中的奴婢宦者当伙计,当客人。

过家家,玩得不亦乐乎。

董先心心念念的人终于来了。

舅舅繁畤莫氏家主莫逊让他的心腹管事郭忠带来十二个人。

同时还带来一则消息。

南匈奴单于死了。

就是跟着臧旻出塞的那位,受伤太重还是撑不过。

由他的儿子呼征继任新的单于。

董先对这个不怎么关心。

他只在乎舅舅送来的这十二个人。

他悄悄开启冰鉴之眼,可能是这些人受莫逊指示,早有心理准备了,所以齐刷刷的呈现亮蓝色。

比中立的绿色进了一步,阵营基本确认。

只要让他们看到希望,得到实利,相处舒服,受到尊重,有用武之地,这往上升只是时间问题。

董先放下了心。

冰鉴之眼到现在还没出过错。

值得信任。

况且舅疼甥,姑疼侄,这都是真的疼。

比起婶子大娘是外人,姨姨的皮皮亲。

那是不一样的。

郭忠告诉董先。

这十二人都是因鲜卑劫掠而失去家庭的孤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初流浪到繁畤被莫氏老家主收留,因年纪小,才送入学堂伴读。

当时才三四岁,如今也都十五六岁了。

十二三岁开始便在莫家商铺当伙计。

平常耳闻目染,算账经营也算精熟。

对外族的话也有了解,当个译人也没有问题!

这次为了送来给董先当帮手,特点赐了姓名,弃了奴籍,入了市籍。

姓莫,名字取自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按年纪大小依次命名。

如老大叫莫子,老二叫莫丑,十一叫莫戌,十二叫莫亥。

同时送来的还有他们的身籍名数、以及他们的过所路传。

虽然主家放手了,但放手之前把这些身份证件转给了董先。

意味着莫逊没有私心。

或许只是单纯投资吧!

董先当然不能对舅舅说什么。

合股也签了,人也齐了,年也过了,该行动了。

董先叫来董固、马财、陈善、成和董武,

把之前安排的告诉他们。

让他们安排下去。

从舅舅开始,常山赵峰、中山甄平、博陵祈干、河间束显。

每个地方一个百工堂匠人负责百工堂成熟的项目,一个矿奴婢负责矿上成熟的项目,一个管钱,一个管帐,还有由叔叔董武安排先锋部曲,每十五天一人往返各地,互通消息。

这也算是董先给莫、赵、甄、祈、束五人的新年礼物了。

当然了,比如美酒的活性炭、造纸的纸药水,这种关键的原料还是由灵丘提供。

而他们需要像购买其它原材料一样向董先购买。

这也可以保障灵丘本部的生意不会被完全侵蚀。

让董先手中也有控制他们的本钱。

同时董先把舅舅这十二个莫氏肆者统统安排给董固,让他好好带带他们。

最迟今年的府君日,这十二个人都要外派出去了。

而同样的,董先也把要求布置给马财、百工堂秘书和父亲董建:

今年府君日前,一定要培养出十二支像这样与地方豪右全作的队伍。

诏阁城,赵家宅院。

董畯带着董凯来给宗主贺年。

这是传统的礼节,由下给上致贺新年,并祝寿延年。

这次董畯带的是李氏药铺的护肤品,外面要五金一套。

当然了,有董先在,这是让白歧找李医匠拿的,免费!

“南亩公,人来了就好,带什么东西呀!”

赵重边说边让赵勾接过东西,放在一旁。

“下家畯向宗家贺新年,愿千秋乐未央!”

“南亩公,多谢了,要是能多送几张新犁,比这护肤口要强多了!”

赵重的话,让董畯有些尴尬。

一来这匠户已归董先管,这新犁更是董先一手改的。

二来董畯也从董义那得知,董先新犁的订单很多。

三来自己家灵丘董氏大小一百多户,都还没有配齐新犁呢。

像太那水董宾,人家等不急,直接拿董先需要的土地作交易时,讹诈了一套。

再说了,这大过年了,总不能回去让人加班吧。

就连先锋部曲,有些人看这里安置好了,也回家接家人了。

所以,董畯只能装傻充愣。

董凯一边看着场面冷清,开口道:

“是呀,这新犁的确不错,一日一人一牛便可五亩。比之前快了许多。”

这样的附和听在赵重的耳朵无疑是自夸。

于是他有些情绪:

“伯胜说得是呀,来年没犁就不要来了!”

这是下了逐客令了。

两人只能灰溜溜地回董家宅院。

前院堂屋。

众人一脸严肃。

董凯先开口:

“诸位,这次赵子厚是真生气!话没说两句就把我赶出来了!”

“借口说是新犁没献给赵氏,还说明年没新犁就不用到赵家了!”

小赵氏听了,插嘴:

“想必还在为与阿虎的赌局生气吧。这事也怪庶妇,没能管教好阿虎,都是郡里人,意思一下,何必搞得这么严重!”

这小赵氏,话锋一转直指莫瑶。

“嫡妇这话差点意思,当初也是这赵氏愿赌,还大张旗鼓,到处说与人听。如今倒怪到我家虎儿身上了。”

莫瑶不服输,自从董先站稳脚跟后,她就不惯着了。

“娣妇,我也只是为灵丘董氏着想,毕竟董氏为臣,赵氏为君。”

古代宗法制度中地方豪强荫庇其同族或非同族之依附者,聚族而居,建坞壁自守,其坞主称宗主。

被荫者向宗主交纳租税和服役。

所以同宗,不一定都是一个姓。

同族才是一个姓。

宗有宗伯或宗主,族有族长。

另外大家小家都有家主,虽然灵丘只有一个董氏。

但出五服以后,还是姓董,只是自成小家。

董氏正是赵氏底下受荫的氏族。

如今天受荫者比庇荫者强大。

这让庇荫者不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