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理直气壮的质问,陈长安只是笑了笑,没有急着为自己辩解。
姚涛的这种质问逻辑,存在一个明显的认知误区。这个误区,就是忽略了袁刚失权的主要因素。
袁刚失权,到底是因为他陈长安不择手段进行了夺权操作?还是袁刚自己丧权辱名、自毁政治形象?
想当初,张桂康拿着医改政策来吕州,醉翁之意不在酒!
袁刚嗅到斗争气息之后,脚底抹油,溜得比兔子还快!那只是诸多事件中的冰山一角,吕州发展路上的大小事,但凡是牵涉到一定争议的风险性项目,袁刚通常会透露出反对情绪,反对不了就采取避退三舍的做法。
袁刚那个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心只想着求稳。
属于典型的保守派。
但袁刚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当保守派遇上强势的改革派时,要么用政治智慧把改革大潮压下去,要么被改革大潮所淹没。
守中居安?
那是行不通的,守中居安,本质上就是放弃自己的主张。
归根结底:
袁刚失权,那是他自身的问题。走保守派的路线时,他缺少贯彻自我主张的政治智慧。面对改革,他又没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
最终陷入了边缘化的窘境,上面不欣赏他,下属同仁也不支持他。
对于以上这种种事实,陈长安没想过要拿出来反驳姚涛的认知谬误,因为说了也没有用。
人类在观察客观事物时,会潜意识地植入个人信念与价值观。
姚涛崇信法家的强权价值观,在他的潜潜意识里:失权,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结果!
这是烙印在姚涛脑子里的一种定式思维。
如果他了解更为系统的道家思想便知道:人,生于天地之间!不仅仅是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更重要的是与天斗、与地斗。
而官场上的“天与地”,就是政治生态与意识形态。
这些年,吕州的旗帜是“打造全省第一个共同富裕的城市”,在这个宏大基调下,双林商港与吕州文旅集团,走的也是全民持股的路线。
吕州也不搞地产经济,全面复兴文化产业,甚至包含青楼文化在内。
社会层面,对此议论纷纷。
眼下省里也盼着吕州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此平息社会上的种种争议。
在这种大环境下,袁刚依旧固守着保守式思维,不主张拓荒式发展,其本质就是缺少政治智慧,跟不上省里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