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白纵论停饮和水气病的理法方药———化裁五方包揽积液病
本文梳理了郭老有关水气病和停饮病的论述。
郭老说,“水气即积液,包括胸腔积液、心包积液、鞘膜积液、脑积水等” “停饮就是积液”。
水气病和停饮,是积液在人体不同部位的不同表现形式。积液产生的原因,既有外源性的疾病误治,也有内源性的功能失调,而且发生积液问题人基础性疾病不同,使得积液病在临床上有了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有必要正本清源,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和应用郭老对积液病(水气和停饮)制定的理法方药。
目录
一、停饮
1、停饮的病理
2、停饮的辨证
3、停饮方:苓桂术甘汤(积液一方)
二、心下有水气
1、心下有水气的辨证
2、胸水方:胸有水气嗓子痒食道噎
3、水寒射肺方:肺有水气昼轻夜重干咳(积液二方)
4、五苓汤:体表可见水肿且排除胸肺水气(积液三方)
5、真武汤:少阴病四肢沉重疼痛或呕或咳或下利或小便不利(积液四方)
三、有水气宿疾的感冒
1、小青龙汤证(积液五方)
2、脉促胸闷的感冒
3、胃有水气的感冒
4、没有合并感冒的水气病
一、停饮
1、停饮的病理
停饮是循环不足产生病理物质
这一个也有小便不利,小便不利不是排异和自主调节的特征,停饮是脉沉紧,循环不足,它这里面这个饮是病理产物是分泌出来的,是先有了一个病才有的这个病理产物。这不同于五苓散和猪苓汤利小便,利的是水,利的小便是因为什么,因为功能障碍才有了小便不利。那一利小便排出去就好。停饮则不是,你利小便排出去,一次两次,十次这个病不见得你能治好,这是个慢性病,这是个循环不足。体能很虚弱,没有排异反应,你只要是这个人没有热,脉弦细,或者是沉紧,头眩、不渴、你也有水肿,也有小便不利,就不是这么典型了。那么这个病用什么啊,有头眩记住,有头眩的就是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没有头眩,猪苓汤也没有头眩,一头眩是这个病的特征。说起则头眩,或者是身为振振摇,都是这个苓桂甘术汤所治的症状。如果要脉沉紧,或者是沉细,体温不足,可以加炮附子。
停饮就是积液
停饮和积液没什么不同,它是发生在伤寒,就是在传染病以后,这伤寒是传染病的一种,这的伤寒不是指的一个病,是指的一类病,不管是发汗,或者是用吐法之后心下悸。停饮,饮与水,与痰之不同,饮与痰都原病理产物,粘稠者为痰,稀薄者为饮,停潴於脏器腔间,器官组织之分泌物。水是停潴组织之中,是代谢障碍。
2、停饮的辨证
心下逆满,逆是什么啊,是从心下往上走一种势力叫逆,这个气机是以上为逆,以下为顺,以通为治,以塞为乱。这是心下逆满。这个心下逆满接着是在上边接着是若吐、若下,或者是吐,或者是下,就是或者用吐法,或者用下法,之后发生的症状,心下逆满。这是一个水饮的根据,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下就尖凸这个部分,这个部分不是胃吗,气上冲胸,有一种势力往上冲到胸,这是一个症状。如果站起来,要是站着就是头眩,眩得脉沉紧,这么三个根据。心下逆满,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苓桂术甘汤主之。咱说一下逆满上冲胸和起则头眩,脉沉紧,这三个现象说明了内部的一种什么情况。
心下逆满
这个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这不是一种呕吐。要是(在)胃里存的东西就会吐出来了,呕吐,这一个不是呕吐,是(气)上冲胸,只是一种感觉。排不出物来,为什么排不出物来,就是它没在胃里。它在胃以外的,在脏器间的胃以外,要是在胃以内就呕吐了,它只有一种上冲的感觉,有一种满的感觉,这是一。
虚烦,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疼,这个胸下面,心下逆满跟这一个相比,这一个是心下痞硬,比心下逆满要严重的多,这一个胁下疼,比逆气冲胸要严重。上一条气上冲胸,这一条气上冲咽喉,又高了,胸和咽喉,冲胸和冲咽喉,冲咽喉这个症状又加重了一等,这跟前一条是一样的,比前一条的症状加重了
虚烦
这一个下头还有一条,这一条也是用苓桂甘术汤,但是它下一条说的这一条病情进一步是什么样,他也说要吐下后发汗,就是汗吐下以后出现的虚烦。什么叫虚烦,胃肠里头没有东西了,没有宿食,没有硬便这叫虚烦,这一个要是发热叫虚烦,要如果不大便,腹硬满,这不叫虚烦,这是属于实的,里头有很多内容物要排出来,这一个没有。
起则头眩
起则头眩,为什么站起来就头眩,这个东西是个病理产物,它本身是个有害的,它在这个血液当中进入血液再循环到了大脑。这个人就是像中毒一样,头眩,你再看脉,循环是一种什么状况,沉、紧。沉脉是循环不足的一个脉,紧是一种势,收缩血管的一种紧张状态,你看循环是这么一个状态。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很虚弱的人,而且在脏器间有病理产物出不来,下不去,进入血液,使大脑神经中毒。怎么办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3、停饮方:苓桂术甘汤(积液一方)
自主调节,茯苓,桂枝,白术,甘草,苓桂术甘茯苓是个化水的,是运化水液的,在组织当中的水可以从小便排出去,白术是促进运化的,运化就是促进组织把水分吸收了,桂枝是通血脉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循环这个饮是出不去的,所以用这四个药通过小便把饮,把水饮逐出去。大家不要以为这个脏器间的水就不能从小便出去,不对。上两个月治的那个肺感染胸水,不就是用的利水的药吗?茯苓、泽泻、还有猪苓,她为什么要用猪苓、泽泻呢?那一个高烧40度以上,里头有热。那一个是属于排异的,这一个没热,所以不用猪苓、泽泻,要用茯苓。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苓桂术甘汤主之:
茯苓40克 桂枝30克 白术20克 甘草20克 成人两次分服 。
二、心下有水气
1、心下有水气的辨证
仲景用“心下”概括胃肠胸腹区域
你看张仲景他不说,胃吧,肠吧,什么肝吧,心,肾,膀胱,他不大提这个东西。为什么呀?他知道,不是在哪个器官里头,就是在哪个器官里头,也不是哪个器官的病,这是张仲景跟其他人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说他的医学思想,他的理论,他的方法,都跟别人不同。特别是跟脏腑辨证不同,他说心下,他可能应该说胃,他不说胃,他就说心下。心下是哪儿呢?这儿。这儿是哪儿呢?心下。就是不说胃,也不说肠,大家记住这一点。他是一种系统观,他看到的是系统,不是哪一个器官,哪一个组织,是哪一个区域,这个区域是哪一个系统,大家注意这一点儿。
干呕是心下有水气
什么是心下有水气?干呕,呕大家知道呕吐,呕吐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是呀,有物无声,没有声音,呕,一呕,哗出来啦,这种叫吐;有的是,有声无物,光有声音,哇哇哇,吐不出东西来,叫干呕。无物有声,叫呕,无声有物叫吐。有声无物,干呕,这个是干呕。声音是从哪儿来的?呕是从哪儿来的?呕,是我们这个膈肌,膈肌是这个样子,胃在膈肌下头,这个膈肌,急剧地收缩,压这个胃,腹肌也收缩,也排挤这个胃,胃里的东西,自然就都往上走,但是食道张开啦,他就吐出来了。他这个干呕,光是哇哇哇吐不出东西来。为什么吐不出东西来呀?这干呕是什么意思?
干呕是一种排异反应,他要把胃里有害的东西排出来,可是胃里没东西,没东西可排。东西在哪儿呢?在这个胃的组织里头呢,组织里头停驻的液体。咱们习惯听的什么多呀?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什么这个鞘膜积液……这是现代医学的说法,中医叫水气。这个水气在胃这一部分,在组织里头,他吐不出来,它要在胃里头,这个能吐出来了,在组织里头的东西就吐不出来,所以就形成了一种干呕。我们一看干呕,这是个排异反应,膈肌剧烈的收缩,腹肌也在收缩,挤压这个胃,把胃里的内容物挤出来,他没有,形成了干呕,我们就知道,这是心下有水气。
呕吐、干呕、喜呕的区分。干呕,心下有水气,一看干呕,知道心下有水气,干呕只是一个症状。什么叫干呕?什么叫呕?呕,干呕,就是老想吐,但吐不出东西来,想吐吐不出来,这叫呕,喜呕,这个你得分清楚,干呕。我说明什么是干呕?有声音,没有内容物。你什么叫声音吗?“哇”,这叫干呕。像你说的没有声音,也没有内容物,反正是想呕,对不对?这是另一种,这不是水气。说起来这些东西,我们区分这些东西,这是我们从现象,看到本质那个过程,说句中医的习惯用语叫辨证,叫辨证。实际上我们是,从现象思辨到本质这个过程,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的一个过程。我们从“哇”,有声音没有物,我们知道是有水气。我们知道,想呕没有声音也没东西,我们知道这叫呕,或者叫喜呕,老想呕。还有一种,呕吐。“哇哇”出来了,呕吐,我们从这些现象看到本质。是水气啊,还是失调啊,还是排异呀,这是它的本质。
干咳是胸腔或肺里有水气
咳,就是咳嗽,咳嗽也是排异反应,他把肺里头的东西,分泌出来的东西,咳,吐出去,痰嘛。说肺出血啦,也是异物,咳出去,吐血,吐痰。痰有不同的形态,因为不同的趋势,不同的病种,不同的形态,有稀痰带泡沫的,有浊痰像脓一样的,有的是白的透明的,这都说明,这个病理的趋势不同。这个是咳,干咳,没有痰。为什么没痰?痰是从哪儿来的?是从肺里气管里分泌出来的东西,往外排,咳,吐出去。但是这个,液体没在气管,不在气管,不从气管分泌。比如说胸腔积液,在哪儿存着呢?在胸腔。肺有水肿,在哪儿呢?在肺的组织里头呢!所以他这个咳,有一个特点,没有痰。这是一个,要有痰的,就不是水气。只要说是水气,是在组织里头,储留的液体,所以他咳不出来,他吐也吐不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噎是食道有水气
再一个是或噎,吃东西噎,这个往往,就被人误解为,哎呀,我这个食道呀,长瘤了吧。不是,这是食道的水肿,食道有水肿,他就感觉这儿有东西,吃东西呀,这个吃东西的时候,食道是运动的。这个食道的肌肉,是一个环一个环的,这个食物到这儿来了,这儿松了,上头紧了,这儿紧了,下头又松了,这是往下走。到往上走的时候呢?是做反向的运动,今天说噎,这个食物往下走很困难,这是食道的水肿,有噎。
水气、肿瘤、慢性咽炎三种“噎”。他这个噎和肿瘤啊,截然不同,咱不说别的,光说这一个噎,这个水肿常有常没有,或者是噎,这也是水气,组织里头的水气。有水气的噎是有时有,有时没有,肿瘤的噎也是时有时无。二者区别在于:水气的噎是这会儿噎一会儿他不噎了,他平卧着喘或者是咳嗽,坐起来好多了,他就是一个合并着感冒,和不合并感冒,不一样。合并着感冒的这个,这个趋势相同,就是小青龙汤,不合并感冒的,那是杂病的方子,也是排异;食道有水气和慢性咽炎感觉也不一样,水气病喉咙这儿不疼光噎不疼,慢性咽炎喉咙疼,慢性咽炎也有异物的感觉,但不是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