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湾里一个退休干部找到我

江卫华屋里在江家湾是很有声望的,江卫华年纪跟我大伯父差不多,他在衡阳市法院工作,退休好几年了,但他三个儿子又都在法院和公安局工作,有点小职权,混得有模有样,在江家湾是妥妥的显赫人家。但作为法律工作者,难道不明白公务员是不能在湾里起屋的?当然,如果江卫华在他家老宅上起屋还是可以的,只是那地方太小,左右便跟别的人家搭垛,怎么可能在哪地方起屋呢?

我把疑问说了一下,母亲赶紧说:“鸣鸣,合不合政策,你莫管也管不了,反正江卫华也不是我组上的,占地也是十二组的,只要他组里人冇意见,你也莫得罪人,到底人家论权有权,讲钱有钱!”

这确是个难题,作为村主任,还是本湾的事,我有义务和责任把关,可母亲说的也有道理,为此得罪人有必要吗?再说,他既然决定回湾起屋,肯定前前后后的难处考虑到了,未必是我能阻止的,看来还得从长计议,免得到时被动。

呷完中饭,我对母亲说,如果江卫华来找我,我打我电话,我去白鹭湖有点事。我跑到白鹭湖街上是去找孙浩诚,他对国家政策比我精通,即使他心里不明白也可查电脑。果然,我把情况一说,孙浩诚就说公务员是城镇户口,不可以回乡下起屋。他还是法院的干部,他比谁都清楚!跟我判断的一致!为了保险起见,我又叫孙浩诚从电脑上查下相关的法规。结果法律条文佐证了我俩的判断!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第十八条也明确规定,已经成为国家公务员的,将丧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孙浩诚解释说,连村民身份都不是,怎么有资格在村里批宅基地建房呢?但法律也规定,城镇户口或公职人员想保住老屋和屋下宅基地的使用权,只能维修房屋,不能重建。说白了,就是传下来的祖屋,也只能修缮,不能重建!

我心里有底了,如果冒失盖章签名,万一被追究,是要担责的。而不同意,肯定会得罪人,这尺寸真不好把握。平时无怨无仇,为这事扛上值得吗?于是我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想听听孙浩诚的意见。

孙浩诚想了想,挺认真地说:“你湾里这个人既然动工来起屋,肯定先想好了,也找了关系,要不风放出来屋起不成也倒脸!所以我觉得他找村里无非是走个过场,村里未必能阻止,前提是冇哪个村干部有咯样较真!江主任,你虽然有正气,但也不值得窜出头,毕竟村里还有支书,支书同意你也同意,做顺手人情给湾里人不好吗?但一定记住,先要他去找梁支书,万一有嘛个事,还有支书担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明白啦!感谢孙哥!我会尽量不得罪人的!”

从孙浩诚那出来,我忽然想给梁秋生打电话,问问他如何处理。转念一想,还是不打的好,一打电话,不知如何说,毕竟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没必要大惊小怪,让梁秋生笑话。另外,江卫华完全有可能先找梁秋生说了,所以我也装作不晓得的样,好见机行事。但我决定要跟江玌观商量下,看他有什么意见。

这次我没给江玌观打电话,而是直接开车去他家。经过我屋前的马路时,我瞄了一眼,没看到江卫华来的迹象,只看到母亲拿着扫把和簸箕出来倒灰。

江玌观在屋里打鼾,特别响,工地上经常见过他困告,打鼾从冇今天响。我有点不好意思打扰江玌观,想打退回去,倒是刘五英不客气地叫醒了江玌观:“江玌观!江玌观!困饱了吗?江主任找你有事!”刘五英叫老公一直是叫名字。

江玌观迷迷糊糊地扫了我一眼,然后下床,我过去拿烟给他并点上。我俩坐到铺着坐垫的木沙发上,刘五英把半杯酒也筛来了。我拿起杯子,倒了一半给江玌观。

江玌观头靠着沙发,时不时地抽一两口烟,等他把烟呷完,我把情况及想法也说完了。江玌观说:“公职人员在乡下起屋肯定是违规的,有人追究的话,村里也有责任。我们意思是,得也不要得罪他,他要起屋让他起,但章也不给他盖,一直拖着。实在要盖,就叫他喊梁秋生来,梁秋生是支书,只要支书点了脑壳,你当主任的我当会计的就都冇责任了!总之,口上不要得罪他!”

有了江玌观的主张,我也有了与江卫华打交道的准备了。我起身回屋,父亲的电话也来了,说:“鸣鸣!赶紧回来!卫华叭叭有事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