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帅这次是动了真怒,甚至连黄绍这名老兄弟,都要受责...
听着渐行渐远的脚步声,李信心情沉重,原本贾诩迁民归来,属于大喜之事,但此刻,唉!
世人只看到了他这个主公有多威风,却没看到其中的心酸,身边的老兄弟一个个战死牺牲,其中痛苦有谁知。
小主,
李信原本以为自己的心已经够硬了,但是真当恶训传来时,他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不够狠。
若够狠,即使兄弟死光了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若够狠,他便不会如此瞻前顾后,非要被人逼上绝路,才开始反思。
他李信,离传说中的枭性,还有一段距离要走,还是不够啊...
郭藴等人见此,只能出言安慰道:“主公,还请节哀...”
“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上阵亡,主公节哀...”
张辽更是起身直言道:“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是我等武将,最好的归宿...”
“能够够痛痛快快的战上一场,九泉之下也瞑目了...”
这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能战死沙场,对于一些武将来说是幸运的。
因为与那些狡兔死,走狗烹的将领相比,他不用憋屈的死在权力倾轧之下。
更不用承受晚年的伤病,和痛苦折磨,算是提前享福了。
“呼!”李信长呼一口气,暗暗调整心情。
经过兄弟战死心腹被杀,他的心虽然还没有坚如铁石,但却有了一定的抗打击能力。
作为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统帅,李信也将事情看明白了,与其它兄弟相比,周仓应该算是幸运的吧...
李信将悲痛深深掩埋在心底之后,一双鹰眸又恢复了往日的锐利:“幽州之事暂且放在一边,现在继续商议迁民之事!”
说到这里,李信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军师:“百姓迁入并州,后续安排管理要跟上...”
“其中户口完整者,尽可能的转移到河套地区安置...”
“主公放心,此事已经在做了!”
贾诩微不可察的望了眼上首:“目前崔从事,已经将雁门、定襄、西河等地百姓,陆续转移至河套内外平原...”
“并在当地设置了补给点,和简易营地,基本上做到了,居者有屋,病者有医,劳者有得...”
“而且,各营地内的后续基础设施,亦在稳步完善中...”
“嗯!”李信微微点头,再次道:“传我军令,让王充接手总督府所有政务...”
“河套移民,由公则亲自负责,各地百姓,三个月内,要全部安置......”
“吾不希望听到有任何异样的声音,也不允许有任何乱子发生...”
李信声音严肃,河套是夏军的根基所在,其中变法革新,制度完善,掌控力和战争潜力,乃治下之最...
将幽州百姓迁入其中,在增添人口的同时,也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发挥其中战争潜力。
夏军的治下复杂无比,既有与大汉一脉相承的制度,也有恢复先秦军爵之制,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河套与并州。
前者是经过屠刀犁了一遍遍之后,气象革新法令无阻,统治力深入底层,一竿子插到底,所能调动的人力物力,是最强的。
后者并州,则维持与世家豪强共治州郡的结构,统治力度与动员能力有些不及。
若战事不利,李信会果断放弃并州,转而收缩力量,退入河套草原。
凭借黄河及阴山天险与鲜卑继续对峙,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会把人口安置在并州。
而且,将幽州人口安置在河套,还省了后续革新的阵痛...
因为,按照正常的手段,在幽州大地上,施行变法或者改革...
到时必然会动摇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导致暴乱频发,阻力重重...
但现在,有着河套现成都制度,和完善的律法基础...
根本不需要再像之前,对付匈奴人那样,屠刀犁地,或者制造杀孽...
因为自商鞅变法以来,六百多年的压制愚弄,大汉百姓早已习惯了被压榨被剥削...
夏军只需要,将百姓迁入其中,增加人口,充实底蕴...
只要秩序稳定运行,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河套的战争潜力...
因为,历代变法改革的最大阻力,从来都不是松散的百姓,和底层愚民......
而是那些有知识,有传承,有组织,有权势的世家大族...
而夏军早在下决心,迁民的时候,就已经有所考虑。
幽州那些世家大族,豪强权贵坐地虎,配合的就直接给安置在并州、太原、乃至雁门等靠近边关的地区,直面胡人战火...
不配合的,直接发兵剿灭,如果骨头硬难啃,那就放东部鲜卑进幽州,让他们在地方上,在胡人的铁蹄下自生自灭...
计划很完美,只是在执行的过程中,黄绍这名曾经的老兄弟,脑袋发热,在辽东地区,与鲜卑人死磕。
导致借刀杀人的计划,没能得到执行,多少有些瑕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