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迁民成果

大帐内,李信端坐上首,侧手处,是贾诩、张即、郭藴、张辽、孙康、阎柔、王雄、潘豹、石勒等军中文武。

众人陆续落座后,李信也不废话,直接奔入正题:“文和,幽州一行,收获如何...”

“主公!”贾诩应声起身,先是向主公一礼,而后环顾帐中众将。

他拱了拱手,朗声道:“得益于诸位将军的支持,此行幽州三十日,共迁离渔阳、上谷、蓟县、涿郡、广阳等六郡四十八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中有民三十二万六千七百余户,人口两百九十六万余,得青壮八十万名...”

“其中州府官员迁离十三万户,人口七十八万,世家豪族出力最多,迁口数两百一十八万人...”

“唔!”听到详细数据,李信心中微微有些意外,将近三百万人口,几乎是整个并州的三倍还多。

“若刘虞老贼得知此消息,估计会气的吐血!”孙康等人心中感叹。

幽辽之地,作为天下少有的大州,其地盘之广,估计只有南方的荆扬益能与之媲美。

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不到三百八十多万人口,一下子少了大半,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夏军从此再也不用担心东线战事,和军事压力...

因为没了足够的人口底蕴做支撑,就算刘虞和公孙度有十万精锐,也难以攻破上谷防线...

刘虞等人不北上还好,若真敢北上与夏军争锋,估计不饿死,都幸运的,更何谈战力...

如今的幽州,相当于被夏军坚壁清野,沿途没有人口和补给...

刘虞想要靠现在的幽州,养五万战兵,都费劲,更不别说十万...

当然,也不排除,大汉朝廷在后方,咬牙输血的可能性...

但还是那句话,战线越长,对后勤的消耗和压力,就越大...

大汉这个泥足巨人本就虚弱不堪,别到时候,输着输着输了...

贾诩见众人兴致高昂,不动声色拱手道:“主公,幽州迁民实在紧急,加上周仓统领全军覆没....”

“什么!”原本满心欣慰的李屠夫,瞬间一惊:“周仓全军覆没,什么时候的事,怎么之前不报?”

“周统领现在如何了?还有黄绍又在何处?老子给他留了三万铁骑,难道是吃干饭的吗?”

见主公注意力转移,贾诩悄悄的松了口气,他向身侧使了个眼色。

张即心神意领下,直接起身道:“回主公,周统领兵败涿郡,在撤往良县的途中,被鲜于银伏兵袭击,不知所踪...”

“黄将军目前率一万铁骑,前往蓟县,正与刘虞的幽州军对峙...”

“一万铁骑?不知所踪?”

听到这个消息,李信心中一怒,旋即冷声道:“幽州铁骑三万名,新征役卒十万众...”

“又依坚城,占据地利,逐级据守,周仓怎会全军覆没?”

“还有黄绍,他酿的又是干什么吃的,区区一万人马在蓟县能干什么,还是说他就眼睁睁的看着周仓败亡....”

此前撤离幽州,李信留了周仓六千人驻守河间,又给黄绍留了三万人马坐镇幽州。

后面又陆续征召了一批地方县卒,与十万青壮役兵,这些人数加起来没有二十万也得有十八万。

虽说战力可能不行,但是配合战兵守个城,还是有点力气的。

且还有周仓和黄绍将近四万战兵,这么多人依城为托,节节据守。

而刘虞和公孙度等人,虽然号称三十万,但他们手中,真正的战兵,有十万人就顶天了....

以夏军的战力,即使形势不妙,也能果断撤离,岂会全军覆没。

周仓怎么说也是战场老油条,虽然能力没有长进,但作战经验绝对不低。

除非是黄绍这员大将,坐视友军败亡,没有发兵支援。

若不然两军联动,刘虞想啃掉周仓的部队,首先要崩了自己的门牙。

且周仓作为从豫州出来的老兄弟,一路血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只要度过眼前这道难关,兄弟们就真正的坐稳了王侯将相的身份,如今却...

张即适时上前为黄绍开脱道:“主公,周统领败亡是谁也没想到的,此责不在黄将军!”

“大军不但要分出两万人防备东部鲜卑,还需要分兵协助迁民事宜,所以有所疏忽也在所难免....”

“防备鲜卑?”李信闻言,瞬间有所明悟。

黄绍这员老兄弟,怕不是会错了意,犯了臧霸当初的毛病。

自己让他留守幽州,主要的目的,是防备汉军,防备刘虞和公孙瓒。

但现在,对方只带一万战兵南下守城,却留两万主力在北方与鲜卑人死磕…

想到这里,李信眸光逐渐转冷:“我的黄大将军,这是当了几天官老爷当傻了,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老子早就给他说过,鲜卑人要的只是奴隶和女人,而汉军使要我等兄弟的命...”

“连这点他都弄不明白,他黄绍还有什么资格再统领一军...”

“立刻飞书传讯,让黄绍把军队撤出来,若其有丝毫迟疑,便不用再回...”

“诺!”帐外的传讯兵一个激灵,不敢怠慢,立刻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