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忽悠韩非

如果做了悖法的事,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非认为,法是国家文明的体现。

乱世当用重典,若只有法却没有强势的执法人以及执法方式。

那么这个法也落实不到那些尸位餐素的人的头上…”

这场辩论韩非是注定要输的,因为程骄给他提出的就是一个伪命题。

韩非虽然主张以法治国,可韩国上下从来没有一个人听过韩非的意见。

韩国的法,向来都是为了韩国的那些个门阀士族所服务的。

韩非自从在荀子那学会之后,在韩国境内多次提出变法。

可每一次都被韩王给否了。

这使得韩非由韩王比较喜欢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被边缘化的公子。

这也是韩国贵女涵儿能在短时间之内聚集起一股势力的原因。

作为一个后世来者,程骄承认这个时候的韩非的思想真的很超前。

奈何,他这个思想在后世已经得到了证实,是不完全可取的。

“公子所说本君认可。

然本君想问的,从来不是先生的认为,而是先生的所作。

我秦国未能得天垂怜,未有先生这样的大才,可我秦国能吸纳人才。

自从我秦国先祖得到商君之后,商君虽死,可我秦人严格落实商君之法。

这使得我秦国百姓能安居乐业。

反观先生虽师从法家大能,学的法家奥义。

可先生所在的韩国却没有将法落实到人头上。

这难道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本君在咸阳之时就曾听过公子曾提出多次变法,可未被韩王接纳。

本君在小的时候就有先生教本君,这世上千里马无数,而伯乐不常有。

韩王既然不懂得公子所说变法为何意义不懂得公子所谓的法的好处,公子为何不另寻明主呢?”

程骄这番话说白了就是用韩非的论点打倒韩非。

你说法家治国为好,可你韩国不是依法治国。

而我秦国依法治国。

法在秦国落实的更好,你为什么不来呢!

韩非此时被韩王多次打压,已经生出了一些想要做出一番成绩的野心。

程骄说的话可谓是给了韩非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