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东征倭奴(四)

来到当地一个倭人名主囤积粮食和财物的地窖。

只是扫眼一估算,便能粗略知道这地窖里的存粮超过数万斤。

在区区亩产只有两百斤的倭岛,一个名下四百多亩地的倭人小地主却能积攒这么多粮食,实在是让人费解是怎么做到的。

财物中除了珍珠、白银、刀具之类倭岛本土能产出的东西,不乏还有大明的丝绸和瓷器。

朱高煦抓起一把粮食查验成色,说道:“东征大军一天就得耗粮十数万斤,从江浙和朝鲜海运粮过来又得消耗近三成。

朝廷现今将国库钱粮多用在兴办工造上,本王想得便是能省当省。

所以你打算怎么赈济那些倭民?”

军官思索片刻,回道:

“汉王劳心劳力统领大军,事事皆以军事为先,末将当然谨遵汉王命。

至于其它,陛下此前便有旨意,为统管东夷教化顺民,当平其地,均其田,广推教化,行同于中原之法治。

我大明赋税是三十税一,将如此泼天的恩赐施与这些倭民虽然末将心里是不畅,但陛下思虑的是千秋万世,还有我等征战海外的难处。

能压制将士们杀戮过多就压制一些,能用仁政收服倭人就当行仁政,一切只为汉王能尽量省心省力地灭了倭人的国祚。

赈济的粮食汉王说给多少就是多少,不给也行,那些数百年来被以半数重税盘剥的倭人,一样会对我大明感恩戴德。”

朱高煦冷哼一声,道:

“感恩戴德这种事,是要有传承和良知做前提的,是谓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借古人的话就是,东夷倭奴畏威而不怀德,知小礼而无大义。

纵使感念一时之恩,时日一长就会觉得这些恩赐是理所应当,到时事出有故再加他们赋税,怕是又会跳着脚地大骂。

再者他娘的倭奴蛮夷又有何资格与我大明百姓一般享如此国恩?

改十五税一,你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