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道家大能列子

这里可以简单理解为肉体和灵魂。因为死后的世界只有死过的人才知道,所以列子说:“唯与彼知而未尝生,未尝死也。”

意思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是不生不灭的,这个道理只有他和那个死去的人才知道。而列子知道是因为他看透了生死。

列子御风而行。《列子·黄帝》篇记载,列子师从老商氏,与伯高子为友,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意思就是列子拜老商氏为师,和伯高子做了朋友,向这两位世外高人学习道术,学成后乘着风回来。

而列子可以乘风这件事,不仅仅是《列子》书中有记载,其他古书也有记载。《书义记》里面记载,列子时常在立春这天乘风游于八荒,到了立秋才返回。

这一说就有点神乎其神了。相比之下,《庄子·逍遥游》记载的要靠谱一点。庄子在《逍遥游》里写道:“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意思是列子驾风行走,飘逸洒脱,15天后返回。那么列子御风而行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用的什么修炼方法呢?

列子跟老商氏和伯高子学习道术,最开始是消除分别心,先是自证其心,用了三年时间做到心无杂念,口无是非。

然后继续加深自己的修为,经过整整9年达到如下境界:没有是非,没有彼此,没有人我之分,没有任何分别,身心和大道完全融合为一体。

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不仅对外无分别,连自我的意识也没有,甚至眼睛和耳朵没有分别,嘴和口没有分别,身体的感官作用都一样。

眼睛反观于无,耳朵反听不见,心神归于虚,形体散于空,四肢百骸和自然融为一体。

达到这个境界,感觉不到身体和外界的差别,身体不需要借助外力而存在,甚至脚底下踩在什么地方也感受不到。就这样轻飘飘的随风东游西荡。

用列子自己的话说,竟然不知道到底是我乘着风还是风承着我。

小主,

或许我就是风,风就是我。其实列子所达到的御风而行的境界,也就是贵虚之境、万物齐一,和庄子所说的逍遥游具有相似之处。

御风而行的这些记载虽然夸张,但也间接反映了列子道家学问的精深和列子超然物外的道家风范。

而列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列子主张独立思考和自己决定人生道路,因此他从来没有屈服于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尊重权威,但勇于坚持己见。

列子认为只有当一个人不被外界干扰而能够保持独立性时,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他敢于挑战权威,具有独特见解。

在对待问题上,列子往往会提出独到的看法,并大胆付诸行动。列子注重实际,反对空谈。他认为应该把精力放在实践上,而不只是纸上谈兵。

列子御风而行的境界,也启示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口气看懂有趣的历史记载《拾遗记》#历史#小知识#】

他是记载秦始皇遇见外星人的古籍,内容细思极恐。他也是不输《三体》想象力的科幻小说,其想象力丰富。

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聊聊古代科幻小说《拾遗记》,以及《三体》的马上开播和电视剧版《三体2:黑暗森林》的正式官宣。这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