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官兵们之所以愿意加入八路军,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亲眼目睹了陈振华和他的特战队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深知这是一支真正能打胜仗的队伍;另一方面,他们也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深恶痛绝,渴望能够为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战。
虽然他们对 88 师独立炮团的英勇事迹耳熟能详,但对于金陵保卫战独立旅的辉煌战绩却并不了解。然而,当他们听闻了陈振华过往的赫赫战功之后,心中对他的敬佩之情更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他们坚信,在陈振华的带领下,他们一定能够在抗击日寇的道路上取得更多的胜利,为保卫祖国的山河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了加入八路军,最后仍有三百多名国军官兵和晋绥军官兵,他们出于各种原因,决定返回到各自原来的队伍当中,继续开展抗击鬼子的大业。
对于这些人的决定,陈振华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和尊重。他没有丝毫的不满与指责,而是亲自为他们治疗伤势,让他们在独立旅的营地修养好伤后,才让他们顺利地踏上陈振华给他们安排好的归程。
在那为数不多的三百多名准备回家的国军官兵中,大部分人员身受重伤,陈振华看着他们那憔悴的面容和虚弱的身体,心中充满了同情和担忧。
但他既然已经承诺尊重大家的选择,就不会轻易改变,他安排独立旅的医护人员为他们进行了简单的治疗,并为他们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和药品,让他们能够在回家的路上尽可能地减少痛苦。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陈振华命令特战营的官兵在富家滩煤矿为大家做了一顿丰盛的餐饮。饭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气四溢。
战士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享受着这难得的片刻宁静。而陈振华自己,则趁着这个机会,进入到了富家滩煤矿的下方,在那里,陈振华发现了许多珍贵的物资和煤矿设备。
无论是那些先进的采矿设备,还是强大的电机,哪怕是尚未运输走的煤炭,他都视若珍宝,不放过一丝一毫。
他运用自己的系统空间,将这些物资全部收取到那高达50万立方米的系统空间里。
此时的系统空间,虽然已经容纳了众多的物品,但在陈振华的精心规划下,并不显得拥挤。这些物资,将在未来的战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抗击日寇提供有力的支持。
当陈振华审视自己的系统空间时,他发现那原本宽敞的空间再度被各类物品塞得满满当当。当然此时最多的物品,则是那些大量的优质燃煤,然而陈振华的目光并未因此而流露出丝毫的慌乱,反而闪烁着坚定与果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知道,此举意义非凡,这意味着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少八路军总部,在火柴等燃烧方面的消耗。
对于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来说,每一份资源的节省都可能成为在战场上决胜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