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争锋相对

孟伟光这话一出口,魏云山的脸色 “唰” 地就阴沉了下来。

他表面,还是一副沉稳如山的模样,可此刻,心里却如同翻江倒海,暗暗叫苦不迭。路北方的事儿有争议,他不是没料到,可这反对的声浪如汹涌潮水般扑面而来,势头之猛,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魏云山对路北方心存芥蒂,可不单单是以往就对他有些成见。就拿李明辉落马这事来说,孟伟光至今仍在心底打着鼓,甚至严重怀疑,是路北方动用了军方或者国安的力量,才把李明辉给彻查到底,拉他下马的。

想想看,李明辉的势力在公安系统盘根错节,现在湖阳公安局长车前方,就是李明辉的人,是他把控着关键环节。若不是背后有强硬手段介入,他怎么可能轻易就被查?还被查出养情妇这种丑事?

这事儿就像一根深埋的刺,扎在孟伟光心里,让他对路北方的恨意,更增加几分。

作为孟伟光派系的盟军,上官松涛不紧不慢,欠了欠身子,好像不关他事,却又分明站队附和道:“孟省长说得,也有几分道理!这推荐的人,代表的是浙阳省委的意愿!路北方工作还好,就是存在严重争议!别的不说,他情绪失控动手打人,已经不是一回二回,我记得几年前,他和左秋动手、和原湖阳市委书记张宏伟,也动过手……这传出去像什么话?咱们选拔干部,德是第一位的,他这行为难免会让人质疑他的品德修养,要是就这么把他列为常委人选,外界还不得说咱们省委用人不当啊?”

眼见这些人打击别人,还一道道理由。

作为路北方的好友,如今已在浙阳省委渐渐站稳脚跟的省委常委、杭城市委书记姚高岭,此时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就这事,我也说几句。我知道大家对路北方同志有争议,刚才孟省委和上官书记,说的这些问题,也确实都是事实,不能忽视。”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接着道:“可咱们看一个同志,不能太片面了。路北方同志在湖阳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我在湖阳市任市长期间,他在绿谷县任县长,当时绿谷县面临诸多困境,一无产业,二无资源,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招商引资,建古镇,建影视城,带着当地干部群众,闯出了一条新路。去年蓝天集团能在国际制裁的重压下,跑到非洲寻出路,实现绝地反击,这背后更是路北方的高瞻远瞩和精心谋划啊。”  “至于李明辉的案子,确实发生在湖阳,负面影响巨大。但路北方在这事儿上的态度是坚决和腐败作斗争,他发现问题后没有隐瞒、没有姑息,而是直接面对,积极配合调查,推动案件侦破。这难道不是一个领导干部该有的担当吗?”

姚高岭的声音越来越高,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至于在工作中,他和同事动手之事,这是他的错。可也正有此行为,说是他是一名嫉恶如仇,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同志。我们不能抓住这一点不放,把他之前的努力和功绩都给否定了。”

上官松涛见姚高岭反驳得有理有据,他只是哼了声,然后道:“现在湖阳,本来就处在风口浪尖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认为呀,推荐路北方上去……还是稳妥点好。”

见孟伟光和上官松涛阴阳怪气,揪着路北方不放,心直口快的宣传部长季蝉忍不住了,她直接挺直腰杆揶揄道:“我看你们,就是妒忌英才,就是故意打压他吧!”

“你?季部长,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上官松涛眼一翻,差点就要翻脸。

季蝉哼了声,冷着脸道:“怎么?我说得不对吗?路北方同志在湖阳的工作成绩摆在那儿,能因为一点小毛病就给全盘否定。我想问下,在座的诸位,哪个干部,没犯过错?我深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存在毛病!……关键是,他有没有改正,有没有从根本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的决心和行动!?”

“再说干部选拔,我们选的是能为人民服务、能为地方发展出力的人,又不是选完美无缺的圣人。路北方同志有缺点,但他的优点也很突出啊,他的担当、他的创新、他的执行力,都是咱们浙阳发展急需的。”

“呃?我们就因为怕有争议,就选些平庸的人上来?那才是对地方的最大不负责任!……我觉得,我们应该看到路北方同志的潜力,看到他的未来,而不是总盯着他的过去。也因此,我是坚决支持路北方同志作为常委人选,上报组织部门的!因为咱们浙阳的发展,需要更多像路北方这样敢闯敢干、勇于担当的干部!”

季蝉这一番话,呛得孟伟光和上官松涛直翻白眼。

也让魏云山和姚高岭等人感觉暗爽。

见这次季蝉又顶着话而上,态度坚决,而且,背后还有魏云山、姚高岭支持!已经少了曹斌和罗志诚帮着站台的孟伟光,此时冷冷地看了季蝉一眼,嘴里哼了声,冷冷便道:“季部长,你说我们故意打压路北方,那可能吗?我们都知道,你和他关系好,还把他的个人专访,在两会期间推到了央媒,让在京都开会的大小领导都看到了!但是,你不能因为和他关系好,就看不到他身上任何缺点啊!功是功,过是过,他身上的污点,不可能轻易抹去。现在湖阳正处在舆论风口浪尖,我还是那句话,推荐他上去,得慎重再慎重。”  季蝉和姚高岭还想替路北方争辩。

不过,魏云山此时抬了抬手,压了压气氛道:“同志们,都先静一静。路北方同志确实是有瑕疵,但咱们也不能忽略他的成绩。我想,在座的各位,和我想法是一样的,一边是省里急需填补的关键岗位,一边是争议缠身的得力干将,怎么平衡利弊、顾全大局,真是个大难题啊!要不,就这样吧,咱们还是把他推荐上去!反正省里有两个位置,按要求,最少得推荐四到五名干部上去,至于他能不能被上面看中,能不能通过中组部领导的考察,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魏云山的这句话,巧妙地平衡了各方的态度,并且,直接把这个难题,甩给了中组部,让他们去做决策。而且这话听起来相当漂亮,让在场的孟伟光或季蝉,上官松涛与姚高岭,都没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