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深坑

孙思邈瞪大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房俊,满脸尽是难以置信之色,嘴巴微微张着,仿佛石化了一般。他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竟会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出如此惊人之举。

想当初,房俊在长安那寒冬腊月之时,竟敢尝试种植青疏,此消息一经传出,瞬间震动整个长安城!

众人皆以为痴人说梦,可谁曾想到最后居然真让他给种成功了。之后在高阳的封地上,房俊又如法炮制,再次种下青疏,引得人们啧啧称奇。

听闻就连尊贵无比的长孙皇后对房俊所种之黄瓜亦是喜爱有加,常常赞不绝口。而后宫之中那些娇艳如花的贵妃美人们更是对其钟爱至极,每日都会精心挑选那一根根笔直且粗壮的黄瓜。

一时间,房俊之名传遍宫廷内外,人人皆视其为天人下凡,拥有非凡之能。

然而此刻,更令人震撼之事发生了——房俊竟宣称能够于这冰天雪地之际种植玉米!并且从他话中的意思来看,此次绝非小打小闹,只种个一亩两亩而已,而是打算大规模地进行栽种。

至于玉米的具体产量目前虽尚无法确定,但据房俊所言,必然会高于常见的大豆和麦子。按照他的估算,如果当下能播种十亩玉米,那么待到明年,便可收获足以耕种 4000 多亩地的种子。

如此一来,不出几年,数万亩良田之上都将长满金灿灿的玉米棒子。

广袤无垠的土地之上,生长着数万亩郁郁葱葱的玉米。若是每一株玉米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产量只需达到区区五石,那么最终所收获的粮食总量将会接近惊人的二十万石之巨!

一旦拥有如此庞大数量的粮食储备,雍奴地区将彻底告别饥饿的阴霾。

二十万石粮食啊,如果全部用作来年的种子,整个大唐恐怕再也不必为粮食短缺而担忧了。

“此话当真?”孙思邈瞪大了双眼,满脸难以置信地问道。他那颗原本平静的心此刻已经开始剧烈跳动起来,因为他深知高产农作物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它不仅仅关乎民生温饱,更是大唐能否持续繁荣昌盛、保持强大国力的关键所在。

身为前隋时期的遗老,孙思邈亲眼目睹过太多因饥饿引发的人间惨剧,见证过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妻离子散的悲凉场景。

倘若粮食能够充裕供应,大唐便能一路高歌猛进地向前发展,百姓不再遭受饥饿之苦,社会也将趋于稳定和谐。至少在短期内,动乱和造反之事绝不会轻易发生。

毕竟,造反可是掉脑袋的危险行径,但凡还能勉强生存下去,又有谁愿意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冒险呢?

“自然!”房俊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心中不禁暗自窃喜。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黄澄澄、香喷喷的烤玉米摆在眼前,馋得口水直流。而且,这种美味的食物在李二的后宫之中想必一定会大受欢迎,特别是那些个嫔妃们定会对其爱不释手。

只因这玉米不仅长度可观、粗细适宜,更妙的是上面竟然还带着独特的齿轮纹路,显得别具一格。

然而,李二若是知晓此事,恐怕会气得想要撞墙而死吧。毕竟,能把李二气到跳脚的事情,那可得精心策划、好好运作一番才行啊!而且必须要不遗余力地去完成它。

只听孙思邈喊出:“一根换一亩!”孙思邈可不是个愚笨之人,他心中暗想:房俊这家伙竟然能够如此爽快地应下这个条件,看来此事必定不会太过艰难。

自己可千万不能糊里糊涂地就被他给坑骗了呀!房俊连忙说道:“成交......只是还得劳烦道家的弟子们出手相助才行。”

房俊对此却是毫不在意,虽说这玉米确实美味可口,但说到底也就只是图个一时新鲜罢了。若真要天天吃,很快便会觉得腻味了。

所以他笑着回答道:“师兄,我怎么可能会坑害于你呢?这玉米的产量固然可观,但论及口感嘛,终究还是稍逊一筹。偶尔品尝一下倒还好,倘若长期食用,必然令人心生厌倦。”

孙思邈听后微微颔首,不过心底里仍旧存有几分疑虑。

就在这时,房俊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接着说道:“道家的弟子马上就会赶来,到时候我将他们全部调配给我使用。”

说罢,房俊不禁得意地笑出声来,因为他深知这对于自己而言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遇。

雍奴的冬季向来都不会太过温暖,每当寒冬来临,刺骨的冷风便如刀子般刮过人们的脸颊。

考虑到这一情况,房俊打算届时让道家的人士前来加装暖气设施,兴许这样便能妥善地化解北方冬日极度寒冷所带来的困扰。

遥想汉唐时期,尽管北方乃是中原地区人口最为密集之处,但这些人口大多汇聚于齐鲁大地一带。至于后世的河南、陕西等地,而在更为偏北的区域,其人口数量则相对稀少得多。

其中最关键的缘由在于越往北走,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便越是不尽人意。比如说小麦这类主要作物的产量普遍偏低,由于缺乏充足的粮食供应,自然而然也就难以支撑起庞大的人口规模。毕竟从古至今,人口数量始终与粮食产量紧密相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房俊在此地大力推动粮食产业的蓬勃发展,想必用不了多久,雍奴的人口定会呈现出急剧增长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