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郑成功(骄傲):哼哼,算你有品!

【要知道郑成功不算是完全的大明人,因为他是个名副其实的混血儿童。】

【父亲郑芝龙是华国人,母亲田川松则是东瀛人。】

【不过郑成功从小接受儒家教育,老爹在投降前也一直是明朝的官员,大明就是他的故国。】

朱元璋眉头一皱,有倭人血统?

这样的人,能够真的一心效忠大明吗?

刘彻:?有什么不能的?

金日磾还是匈奴王子呢,不还是成为了朕的心腹,效忠于大汉吗?

【而隆武帝执政的时候,对于郑成功十分的欣赏。】

【不仅将明朝国姓 “朱” 赐给郑成功,还封他为忠孝伯,使郑成功从此被尊称为 “国姓爷”,这在封建时代可是极高的荣誉。】

【又亲自授予郑成功总统使、招讨大将军等重要官职,让他有了指挥军队、参与军政事务的权力。】

【对郑成功来说,朱聿键对他是有着知遇之恩的。】

三国,诸葛亮微微一笑,知遇之恩可不好报啊。

这不为了主公的家业着想,再熊的孩子也得教吗?

可天平的另一边,是郑成功的亲生父亲,这个选择可不好做。

一边是忠,一边是孝,如何两全呢?

【郑芝龙出身海盗世家,后来才被明朝招安当了官员,骨子里奉行的可不是儒家忠君爱国那一套。】

【再加上隆武帝在朝堂之中看似依赖于他,实际上也想削弱他的权势,两人早就是互相看不惯。】

【这不看到明朝是节节败退,眼瞅着就没什么前途,自然得换一艘好船待着了。】

郑芝龙冷笑一声,他们干海盗的,唯一看重的只有利益!

什么家国天下,民族大义,忠君爱国,狗屁都不是!

人这一生,只有被自己牢牢握在手中的权势才是真的!

大明亡就亡了,我郑家的荣华富贵不会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背叛起来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好吗?

【郑成功多次相劝,奈何郑芝龙不听劝告,自己虽然无法改变父亲的决定,却并不认同。】

【这种投降清朝的行为无疑是对明朝的背叛,更是毫无风骨气节的举动。】

【因此劝阻无果后,郑成功带着部分士兵和将领毅然离开父亲,重新募兵建军,竖起了抗清的大旗。】

【深刻表明他自己坚决抵抗清军、恢复明朝的决心,从此走上了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

朱聿键自然是大喜过望,连连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