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吏治之外,刘瑾还试图整顿军屯,结果把武将也一起得罪了。】
【加上他本人也是个骄狂的性子,平素里的错处简直是一抓一大把。】
【仗着权势常常欺上瞒下,偏私受贿,铲除异己,可以说是满朝皆敌。】
【于是安化王联系一部分武将直接造反了!】
【文官这边当然不能错过落井下石的好机会,杨一清联合太监张永状告刘瑾,誓要把他拉下马。】
杨一清冷哼一声,先不说争权之事,那刘瑾无非一奸佞小人尔!
自私狭隘,稍一得势便抖起来了,于天下百姓都是祸害!
陛下也是昏了头了,竟然启用这样一个人!
【好家伙,朱厚照一看文官武将甚至太监都集体反对,也知道坚持无益。】
【不得不把刘瑾祭天了,以此来缓和朝中的矛盾。】
【也是从那之后,朱厚照意识到没有兵权他永远都无法压倒文官集团,于是选择扶持武将,比如江彬等。】
【但武将掌兵始终不是自己亲自掌握军权,朱厚照十分伤脑筋。】
永乐年间,朱棣冷哼一声,十分不爽。
刘瑾奸宦固然可恨,然而挟制皇权的这些人更加可恶!
想要拿到兵权,是不可能通过正大光明的方式突破文官集团的防守的。
也不知道朱厚照这小子,是怎么解决的?
【恰好此时天赐良机,正德十二年,蒙古率领五万大军入侵明朝。】
【朱厚照自然不能放弃送上门的机会,当即决定要御驾亲征,然后就被驳回了。】
【毕竟按照明朝的诏令下达流程,程序没有走完,这个旨意就等同废纸,官员可以拒接。】
【于是,朱厚照动了动自己聪明的小脑瓜,想了一个好办法。】
【给你们下旨你们推三阻四,那我给自己下旨行了吧?】
【朱厚照任命自己为威武大将军,派自己前往战场杀敌。】
正德年间,杨廷和惊愕的抬起头,刚想说荒唐,却发现这居然是可行的!
陛下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稀奇古怪的脑回路,这么偏门的方法也被你找到了?
朱厚照: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