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大明:三位一体,全方位无死角的监察!

【朱见深执政前期知人善任,任命李贤、彭时等人整顿吏治,使争斗不休的朝堂重新恢复了秩序。】

【对于频发的起义,他派遣大将韩雍进行镇压,基本上平息了起义,维护了国土的稳定。】

朱见深面上没什么喜色,只觉得头疼。

大多数起义都是当地土着民族发起的,不过是我大明凭借武力暴力镇压了。

但这隐患始终存在,若是有一天大明不再有能力镇压......

至于朝廷里那些大小派系更是难以掌控,也是为了加强自己对朝局的控制,才设立了西厂。

【朝政局势虽然得到了改善,内部权力斗争、朋党之争从来没有断绝过。】

【明朝虽然设立了东厂作为特务机构来监察百官,然而对于朱见深来说还远远不够。】

【发展到他在位的时期,东厂早已经不再是朱棣初立的那个机构,腐败现象不在少数。】

汉朝,刘彻满腹疑问,这个东厂是什么?

其实他也蛮需要这种机构的,当初要是有这种直属他的部门,据儿的惨祸就不会发生了。

叶楚颇有兴致:【说起明朝的各种机构其实挺有意思的。】

【锦衣卫机构是由开国皇帝朱元璋设立的,是为了巩固政治势力,加强皇权统治。】

【最高长官是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外臣比如武将亲信来担任。】

第一任指挥使·毛骧暗暗吐槽,什么亲信啊。

自己不过是陛下用来威慑百官的一把刀罢了,人杀多了,惹火上身。

这两天陛下的眼神看得他是心惊胆战,生怕下一秒就被拖出去了。

朱元璋(明面上):呵呵,放轻松。

(暗地里):乃伊做特?(???)?

【朱棣夺位之后,对于朝廷内外的忠诚度存在疑虑,担心有人悄悄谋反。】

【武将亲信毕竟是外臣,朱棣需要一个能够直接为他服务的秘密监察机构,来监视百官。】

【更重要的是,锦衣卫的势力也需要一个新的机构来互相制衡。】

【于是朱棣亲自挑选亲信宦官,着手成立了东厂,一个由内臣构成的特务机构。】

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拿起奏章就向小朱棣砸了过去。

他算是知道了,明朝这些宦官掌权的好传统,全仰仗老四!

宦官的权力甚至能和锦衣卫指挥使相提并论,可见一斑!

唐朝,李世民感叹,在大明朝做官可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