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李清照:看我无差别锐评!

是呀,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官老爷都像后世那样就好了。

他们也不必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看见官兵就觉得害怕。

唐朝,李世民感叹:“这后世的帝王一定是个有雄才伟略的明主。”

“才会让治下的百姓如此信赖依靠他们的官府吧。”

"朕做得还远远不够啊!"

魏徵面色一正:“陛下何须妄自菲薄?”

“大唐与天幕所处的时空相隔岂止千年,我等只需一步一个脚印,做好当下之事。”

都说警局是除了医院之外,瓜最多的地方。

叶楚算是见识到了,网友诚不欺我。

小吴也做好了笔录,走了出来:“叶老师,我好了,咱们回馆里吧!”

“好。”叶楚点点头,二人一起走出了警局。

然而,一个绝对在叶楚意料之外的人,却出现在了门口。

“你怎么在这???”叶楚大吃一惊。

面前身穿白色衬衫,靠在车门上的男人,不是许宣是谁?

许宣眉头一挑,朗声开口:“好久不见,叶楚。”

————分割线————

“你是来送澄心堂纸的?”叶楚眼神立马就亮了。

许宣翻了个白眼,这人刚刚还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变脸真够快的。

“我先说哈,可不是送啊!这都是要明码标价的。”

叶楚兴致勃勃:“你们复刻成功了?”

许宣得意的瞥了叶楚一眼:“有宋老师出马,加上我的苦心钻研,小有成效吧!”

还是这么臭屁,叶楚心想。

不过要是有了正宗的澄心堂纸,那《书杜甫桤木诗卷》的修复工作就可以开展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找回来的几件瓷器也都是国家一级文物,我是受邀来当顾问的。”

叶楚了然,这家伙在瓷器修复上确实有一手,被请来帮忙也是理所应当。

不过,叶楚一眼就看破了事实的真相,毫不留情的揭穿。

“呵呵,是宋老师担心借出的王安石的《楞严经旨要》,叫你来看看吧。”

许宣没反驳,反问了一句:“怎么,屠老师不担心借出去的《清明上河图》?”

一旁的小吴已经汗流浃背了。

救命,曾馆长这次借了不少博物馆的书画珍藏来办展,现在债主全都上门了!

在博物馆里努力工作的曾辉打了几个喷嚏,有点茫然。

这是感冒了?

正在博物馆众人忙着检查文物损毁状况的时候,叶楚三人回到了馆里。

屠老一看见许宣就快步走了过来:“小宣,纸带来没有?”

许宣十分恭敬有礼:“屠老师,都带来了。”

屠老乐呵呵的接过木盒:“老宋这家伙,还算大方。”

许宣轻咳两声,补充道:“老师说看在你们这么多年的情分,算您一刀。”

叶楚眼睛微睁,我靠这么贵!

老师,咱们还有经费吗?

屠老暗骂了两句老抠门,笑嘻嘻把曾馆长推到了前面。

“本次消费,全场由老曾买单。”

曾辉:有一句mmp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那能怎么办,自己闯的祸,哭着也得承担下来!

“你可悠着点用啊,老屠。”曾辉拿着手中价值千金的纸,欲哭无泪。

纸到手了,叶楚直接跟着老师去了工作室开始准备修复楞严经。

许宣则在曾馆长的带领下,前往瓷器组帮忙。

所幸王安石的楞严经损毁没有《蔡行敕》那么严重,就是折痕有点多。

叶楚熟练的把书画喷湿,细心操作起来。

所谓揭、补、托、全,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耐心。

要柔,要轻,要慢,千万不能加重对于书画的损坏。

王安石眼眶湿润,第一次看见后人如此珍而重之的对待自己的作品。

这种心情有点复杂,又有些荣幸。

原以为自己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不重要的一点水花罢了,即使是改革也并没有取得成功。

没想到千年万岁之后,仍有书画留存,后人铭记。

突然天幕中的叶楚想起了什么,直接说了结束语后就关掉了天幕。

叶楚:拒绝感动,打断施法,投入工作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