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辛弃疾立马抬头反驳:“才不是!这什么归正人本就是无稽之谈!”
“祖父是为了保全族众才选择委身的!”
辛赞无奈苦笑,傻孩子,人家哪里会问这么多缘由呢。
只是苦了自家孙子,只怕是一生壮志未酬了。
【人家好好的武将愣是被逼成了词坛巨擘,你说滑不滑稽?】
【可能年少的辛弃疾也没有想到,昔日战场首秀竟然也是最后的战场荣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身热血却报国无门,只能寄情于诗词创作中去。】
宋朝,苏轼倒是十分感同身受。
一个武将,还是极具天赋的那种,却迫不得已做了个文官。
就像自己一样,明明有报国之心,却在党争中飘浮不定。
只能将所思所想寄托在词作中了。
【纵览辛弃疾一生的作品,大部分总是带着壮志未酬的感伤。】
【幼时,祖父为他取名弃疾,就是希望他能如同昔日冠军侯霍去病一样。】
【立志抗金复国,成为战场上浴血厮杀的将军。】
汉朝,霍去病一默,心中惋惜极了。
这样一个人才,就这么白白蹉跎了。
“文人中最会打仗的,武将里最会写诗的”,初听此话以为是夸奖。
如今才明白,这代表着辛弃疾一生的遗憾。
【还记得曾在语文书上背过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叶楚有些感伤:【以前学习的时候还不懂得辛弃疾隐藏在词中的悲伤与怀念。】
【如今才懂得,这一份夙愿难平的悲伤感慨。】
辛弃疾深吸一口气,面对挚友担心的目光,却意外的笑了笑。
“如今天幕透露未来,无论是陛下还是我,都有了可以奋力一搏的机会。”
“重来一次,焉知我辛弃疾不能成为如同冠军侯一般的武将呢?”
“明日,我便递奏疏,上京去!”
赵眘也是这样想的,历史上的那个他在日复一日的磋磨中选择了放弃。
可是如今他还年轻,有了天幕预知,他一定能走出不一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