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赵构:只要我跑的够快,敌人就永远追不上我

【两位皇帝被掳,天下震惊,老将宗泽急忙率兵赶到开德。】

【一边寄信劝赵构传令天下会兵京师,一边孤军前进。】

【金人数次进攻都被宗泽打败,十三战每战皆胜。】

【只要等到天下勤王之兵汇合,宗泽有信心夺回京城。】

【但是,此时被他寄予厚望的赵构在做什么呢?】

赵构:勿cue,跑路中。

宗泽每每想起此事都觉得捶胸顿足。

国家危难之际,奸佞小人还忙着争权夺势。

太上皇与陛下被掳,他连夜奔赴滑州想要截断金军的退路。

结果呢?

勤王之兵没有一路到达的!

只他一人,真是徒劳奈何!

【也许是被金人吓破了胆子,赵构并没有选择亲临前线,一鼓作气号召天下兵马开战。】

【而是听从了身边主和派的建议,选择往南撤退。】

【靖康耻的第二年,赵构在应天府即位,登基称帝,史称宋高宗。】

【此时的李纲和宗泽等人还对赵构抱有希望,期待着他能够带领大宋重新走向中兴。】

【然而,他们是注定要失望的。】

宗泽老泪纵横,仰躺在病榻之上,身子不住的颤抖。

身边站立的士兵均是眼眶通红,不忍再看。

宗泽看了眼站在自己床前高大的青年,目露希冀,穷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

他望着北方,大声疾呼:“过河!过河!过河!”

岳飞看着失去呼吸的宗泽,重重跪在了地上,声音悲痛却坚定。

“鹏举定不负将军遗愿,誓死北伐!!”

【赵构表面上重视李纲、宗泽等抗战派,实际上早就倒向了以黄潜善为首的主和派。】

【一心想要巡幸东南,说是巡幸,其实就是逃难嘛。】

【李纲哪能看着赵构逃跑,极力阻止。】

【这不就刺激了赵构脆弱的心灵?朕是去逃命,你老是和我对着干,不是要我命吗?】

【于是在赵构的默许下,朝堂里的狗腿子很快就开始攻讦李纲。】

【李纲被迫辞职离开朝廷。】

李纲:带不动,真的带不动!

从爷爷劝到爹,从爹再劝到儿子,没一个听的。

一怂怂一窝,造了孽了!

【此时留守东京的宗泽一面抵抗金兵,一面上书请求赵构回京师。】

【赵构主打一个装聋作哑,不为所动。】

【在主和派的辅佐下,他始终坚持雷打不动的向金朝求和。】

赵匡胤真的是忍不住了。

求求求,求tm的求!

这爷仨别是金国派来的奸细吧?!

一个比一个绝,不把大宋搞亡国誓不罢休哇?

【所幸有宗泽镇守,金人也南侵的步伐也被迫终止了。】

【但宗泽本就年事已高,加上忧愤生疾,不幸去世了。】

【他去世前仍然惦念着渡河北伐,闻着无不落泪。】

【宗泽一走,朝廷派来的继任者杜充短视无谋,推翻了宗泽所有的部署。】

金国大营,主帅完颜宗翰嗤笑一声。

宗泽是个值得敬佩的对手,堵着我大军不能南下。

这杜充是个什么玩意?

唉,感谢赵构送来的功绩,本将就笑纳了!

【面对金军的强势入侵,杜充无力阻拦,自以为聪明的想了个好方法。】

【决开黄河,阻挡金人的进攻!】

【结果不仅没有拦下敌军,还顺手坑了一把无辜的大宋百姓。】

李世民扶额:哪里来的大聪明?

还好自己手底下没这种蠢货,否则非得把他气死不可!

【金军一路长驱直入,赵构还一直被蒙在鼓里。】

【毕竟无论是打仗还是求和,又不用他亲自操心。】

【金人表示既然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直到金兵攻破楚州,急袭扬州的时候,还在避难的赵构才知道。】

【甚至来不及和心腹大臣商量,迅速披甲骑马,夺路而逃。】

【速度之快后面的金人都没有反应过来,赵构就渡过了长江。】

刘彻:这逃命的本事倒是继承下来了。

一遇到敌人来袭就溜,跟猫捉耗子似的!

与此同时,听到天幕的赵构破防了。

他恼羞成怒的骂道:“朕也是为了不被那金人俘虏!”

“若是朕也被抓了,大宋岂不是无人承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