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赵光义:老哥反悔了,那我就自己争!

自己敢放心吗?

而且后周被自己夺位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自己一旦亡故叫德昭做太子根本就没意义!

所以才选择了培养赵光义,叫德昭迟迟没有封王。

【那时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还不满十岁。】

【一旦赵匡胤出事,他们俩继位,恐怕黄袍加身的事情就要重演。】

【故而赵匡胤选择培养自己已经成年的弟赵光义,给予他许多特权。】

【但赵匡胤真的愿意传位给弟弟,没想过叫自己儿子继位吗?】

跪在地上的赵光义眼神愤恨,当然不是!

自己掌握了这么多年的权势,怎么可能说退就退!

一句德昭已经成年就想卸磨杀驴,叫我去做个逍遥王爷?

门都没有!你不给我就自己争!

【在赵匡胤执政后期,老赵家的统治已经稳定,儿子也已经成年。】

【赵匡胤自然要顾及自己的儿子,产生了换储的想法。】

【开始在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场合叫赵德昭出席,试图让赵光义退位让贤。】

【可惜,他把局势想得太简单了。】

赵匡胤大马金刀的坐在前面,气势迫人。

突然低头询问:“晋王,你认为这局势究竟如何呢?”

赵光义心脏砰砰直跳,声音艰涩:“臣弟,不知。”

赵匡胤呵了一声:“不知?朕这个皇宫恐怕有不少你的人吧?”

“你可比石守信他们叫朕睡得更不安心啊!”

赵光义把头磕得咚咚作响,直说不敢。

【赵光义在朝中经营多年,势力早已是根深蒂固。】

【察觉到自家哥哥的想法后,赵光义不甘心就此隐退,选择了提前下手。】

【虽然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这一切都太过可疑。】

【先是赵匡胤暴毙后,出去通知赵德昭的宫人选择去通报了赵光义。】

【再有这封不明不白的金匮之盟出现促成赵光义登基。】

【反倒本是顺位继承人的两位皇子一脸懵逼的就成为了旁支。】

赵匡胤目光森冷,他就知道,这宫里恐怕是少不了他赵光义的眼线!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这手伸得未免太长了些!

他摩挲了手指,但母后年事已高,若是处死赵光义只怕要伤了她老人家的心。

先留个闲职,看管起来吧!

赵匡胤垂下眼眸,这朝中也得好好清洗下了。

【不过即位之后,赵光义特地下诏仍然把赵德昭和赵德芳称作皇子,而不是皇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