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去下聘

杨二田带着长烟杆把家里的四头牛、十头猪、鸡群、鸭群,还有四只大鹅都看了一遍后,一转身忽然发现自家还有七八只羊呢!

这还是双胞胎出生后,担心奶水不够,买的母羊与小羊羔的后代,每年夏天,杨二田都会牵着一两只成年母羊去找胡牛倌帮忙,找公羊配对,到了快过年时,宰杀两只没怀孕的母羊,一只不卖,全家过羊肉的瘾,另一只就在以二十三文一斤价格卖掉。

虽然比起集市上或者县城里的价格低了些,但自家门口就能卖干净,养羊也不费什么事,除了配种时,麻烦一些,其他时候,初五大集就能完成放羊。

而怀孕的母羊开春前也会生产,因为配种的母羊少,所以每年也就新添四到六只小羊羔,等到断奶后,依旧是是把小公羊卖掉,或是跟贩卖牲畜的商队换一只小公羊。

杨二田看着自家的七八只羊,琢磨着,大海的聘礼是不是能再添只羊?到时候给羊也带一朵大红花,赶着去县城!

杨二田越想越美,磕了磕长烟杆,急忙就去找杨平顺,如此这般说完了后,杨平顺直点头,行啊,没问题!他还想着准备二两聘银是不是少了?还跟媳妇想着是不是再添点呢?

赶只活羊去下聘!行,太行了!

于是,十月初五这天一早,天才刚刚擦亮,公鸡都没忙活着打鸣时,杨家人已经行动了起来,个顶个穿戴一新,胖芳甚至把舍不得戴的荷花头花也戴上了。

梁文元不放心,拿着一个馒头边啃边把聘礼又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

没多久,就有杨家村村长一家过来给杨二田道喜,一会村长也要跟着去,所以他的儿孙,会帮忙抬聘礼。片刻后,六叔一家,也过来了,他家的满仓、满粮都要跟着去下聘。

再之后就是杨四婶,还有跟杨家总合伙干活的人家,以及与梁文元交好的何莲叶几人,都来了。

请这些人都喝了一碗三炮台,吃了一个馒头后,杨二田朝众人连连拱手,“多谢诸位!今天我家大海去下聘,劳烦诸位一大早来家里帮衬!今天招呼不周,大家别怪罪!”

“二田兄弟客气了!初一就请了我们吃席,大家伙可都是吃得饱饱的,就等今天出力气呢!”村长捋着胡子笑眯眯地说道。

杨二田家日子好,置办的酒席硬菜多,大家吃饱喝足,当然要把下聘办的漂漂亮亮,日后若是村里县城经常有嫁娶,也是美谈啊!

“说的是!二田叔,放心,咱们哥几个,肯定好好得,不给大海丢脸!”

“没错!这大喜的日子,都精精神神的!”

杨二田心情极好,亲自拿着一些红布条,挨个发给等会要抬聘礼的爷们,“别害臊啊!都系在腰上!”

秦先生跟着也吃了个馒头,喝了三炮台,看看天色,也差不多到了自己算好的时辰,便叫来杨二田,“差不多了,出发吧,这么多人,赶着牛车走不快,早点去,别误了时辰。”

杨二田应下,喊来杨平顺,指挥着众人把聘礼一一放到牛车上,清点了人头,便准备出发,出发前,村长亲自在杨家门口放了一挂炮仗!

杨二田坐在头车,伸长脖子往后看了看,一共安排了十六辆牛车,能坐得下吗?杨平顺知道老爹担心什么,连忙道,“爹,就是按照牛车清点的人数!家里拜托了六叔,放心吧!”

杨二田终于踏实下来,捋一捋身上鸦青色的新衣裳,耍了一鞭子,十六辆牛车浩浩荡荡往县城走去。

一路上,敲锣打鼓,吹笙奏唢呐四兄弟很有默契,队伍稍一安静,就吹打了起来,偶尔遇到行人,便抓几个红薯丸子,还有几块饴糖发出去,讨人家几句吉祥话!

就这样,到了县城门口后,众人纷纷从牛车上下来,按照之前的安排,把聘礼一一摆好,两人一组,由村长领头,就着吹打喜乐,走着去栗家。

牛车进县城后,找到牲畜市场,一辆车两文钱的看管费,东子付好钱,把十六辆牛车都绑上红布条,才放心得跟赶车人一起去追聘礼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