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杨树村的,想在村里开个小卖部,特地来进货。您看能不能......"
张主任停下脚步,上下打量着叶晓晓:"你说你要开小卖部?"
"是啊。"叶晓晓赶紧说,"现在不是改革开放了嘛,我们农村也想做点生意,让大家买东西方便些。"
正说着,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哎呀,阳子,你跟你媳妇这是……?"
叶晓晓一看,是村里王大爷的儿子王建国。他在供销社当会计。
"建国叔!"叶晓晓眼睛一亮。
王建国笑着对张主任说:"张主任,这是我们村的,人老实本分着呢。他们家要是开小卖部,肯定能把生意做好。"
张主任沉吟片刻:"这样吧,你先说说你打算进什么货?"
叶晓晓早有准备,立刻从包里拿出一个本子:
"主任您看,我列了个清单。火柴、肥皂、牙膏这些日用品是必需的。
还有糖果、饼干、瓜子花生这些。主要是满足村里人日常需要。"
张主任接过本子看了看,又问:"你准备进多少货?"
"这第一次嘛,先少量试试。"叶晓晓说,"我带了二百块钱。"
"二百块......"
张主任略一思索,看着叶晓晓诚恳的样子,点点头,
"行吧,就先试试。不过货款必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二百块在这年头真的相当于能买几千块的货的,很多东西零卖才几分钱。批发的话就更便宜了。
叶晓晓连连点头:"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张主任转身对那个态度不好的营业员说:"给他们开单子。"
营业员的脸一下子涨红了,心不甘情不愿地开始写单子。
叶晓晓趁机又说:"张主任,您看咱们以后能不能长期合作?我保证按时结清货款。"
张主任笑了:"你先把这批货卖出去再说吧。要是效果好,以后的事好商量。"
等所有手续办完,货也装好,已经是下午了。
叶晓晓和李晨阳两人的自行车装的满满当当的。
前面都挂满了。看着车上的货物,两人都有些兴奋。
"媳妇,你可真行。"李晨阳由衷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