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到过年前三天,赵母来了一趟女婿家。
赵母姓李,长着一张瘦长脸,没什么肉,人便看起来有些势利。
赵李氏挎着一个小篮子,篮子里放着6个鸡蛋,外加一颗大白菜。
知道女儿怀孕的消息,还埋怨魏少阳怎么不来家里报个信。
魏少阳道:“家里事多,而且她这一胎不太安稳,想着等安稳下来再去跟你们说一声的。”
魏少阳说的是实话,毕竟赵氏这一胎也才两个月。
起来走几步路就说肚子坠坠的,然后就躺床上了。
最近家里的活都是魏月真干的,魏少阳能帮的就帮一些。
看着魏家里里外外整整齐齐的样子,赵李氏眼中闪过艳羡。
赵家虽然分家了,但是也只是分开来吃喝,住还是住一起的,因为家里没余钱另盖新屋。
大儿子家的大孙子赵一松过完年就15岁了,要准备相看人家了,可他现在住的地方还是东厢房隔出来的一个屋子,更何况里面还住着二儿子的二孙子赵二柏和小孙子赵三桦。
这给大孙子建屋子,那二儿子那边肯定也要闹腾一下的。
不过赵李氏还是先准备给大孙子建屋子,但是这银钱上有些不趁手。
于是赵李氏便想到了女儿,其实当年赵氏嫁给魏少阳赵李氏是不乐意的。
魏少阳家里没有父亲,还有那样一个母亲,也没有兄弟帮衬,只有一个拖后腿的妹妹。
这样的家庭嫁进来女儿能回馈她什么?
但那时赵家当家做主的是赵老头和赵老太,赵老头重情义,定下的亲事自然没有反悔的,所以赵氏最后还是嫁了。
赵氏三朝回门的时候,赵李氏眼尖的发现女儿手上多了个银镯子,一问是魏少阳给的,而且魏少阳家里还有20两的存银,都给了女儿保管。
赵李氏心思就活了起来,想跟女儿借点银子花。
被赵氏拒绝了,因为那时候魏少阳就说了,那是魏月真的出嫁银子。
赵李氏一听这话,这还得了?
20两出嫁银,这在村里算是独一份吧!
然后让赵氏劝一劝魏少阳,毕竟魏月真是要嫁给别人的,魏家的钱不应该都是魏少阳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