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强大的汉朝开始渐渐地走上了下坡路,百家的目的也算间接达成了。”
“不过儒家弟子趁机大肆传播儒家学说,把持朝政,声望反而更上一层楼。”
“吞下了太多不该得到的东西肯定会得到反噬,很快,百家的新一轮报复就来了。”
“百家弟子们纷纷站了出来,他们没有选择直接下杀手,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杀得再干净,一旦有人得到了儒家的书并开始了学习,他便是半个儒家弟子。”
“他们要做的便是不断掘儒家的根。”
“由于吞并了百家大量的资源经义等等,儒家本来就有些鱼龙混杂。”
“如今拥有了大量的权力,众人开始目空一切,又苦于没有一个能服众的掌门来遏制住门内的变化,儒家竟然敢跟着霍光废了刘贺另立新君。”
“后来,这些儒家的高层们也随着霍光一起下去跟汉武帝谢罪去了。”
“失去了这些大儒,再加上百家不断的渗透,儒家的路也开始了越走越歪,逐渐没了之前的纯粹。”
“南宋时期,道家最后的传人朱熹深感道家传承不保,于是借着儒家的皮创了理学,并且在后来成功的取代了儒家,儒家就此灭亡。”
“朱熹是道家的?”
夏禾开口问道。
“存天理,灭人欲,你说是不是道家的?”
“可怜那时的儒家弟子居然已经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看不懂了。”
“又或者,他们看得太清楚了,明白了所谓的思想学说不过是皇权用来统治的道具罢了,甘心为皇权效力。”
讲述完一切后的公孙桓吐了一口浊气,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夏禾和陈朵思绪也仿佛回到了那个纷争的年代。
按照公孙桓的讲述,厌胜蛊不仅是诸子百家智慧的集合,更是一代雄才大略的帝王晚节不保的原因,还有几十万人间接死在其手上,就这战绩,确实当得上一句蛊王。
再加上影响了后世几千年的文化思想,放在洪荒流的小说里,那也是可以镇压气运,杀人不沾因果的法宝了。
从历史价值上来说,也就仅次于禹王九鼎和传国玉玺这种级别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