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离地面大概有三米多,下面是一条勉强能够通过一名成年男性的甬道,形似水洞沟的藏兵洞。
墙壁两边凹凸不平,应该不是黑水城初建时规划的产物,像是后期人工开凿出来的。
既然这个通道开在罗皇后坐化位置的下面,那极有可能就是她自己的手笔,或许她当年并没有死,只是找了一个身材与之自己相仿的女性来冒名顶替。
还一种可能是这条甬道并非从佛塔内部打出去的,而是另有其人从别处打进来的,想要找存放在这里的东西。
具体什么人开凿的这条甬道暂时还无从得知。
袁珊用一侧的肩膀贴着墙面,一手握着匕首横在胸前,另一只手举着手机照亮,摸索着往甬道深处前进。
她本以为甬道不会太长,却没想到这甬道七拐八弯,并没想象中的那么简易。
往前走了大概五六分钟她才看到出口,甬道之外是一处开阔的洞穴。
袁珊用手机照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头顶大概三米左右的高度,每隔一块区域都有一根不规则的立柱支撑着洞顶。
地上已经被厚厚的一层沙子掩埋,只有一小部分地方暴露出来几块大尺寸黄色石砖拼接在一起的砖缝。
因为工艺匮乏所以制式略显粗糙。
将近一千年的光景,早就把那点人为痕迹风化殆尽。
这里跟近代的防空洞结构类似,或许当初建造者的目的也是为了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留下一丝后路。
多亏地面上的浮沙,陈曦一伙人留下的脚印非常清晰。
袁珊跟着脚印走到了一处石门前。
她用手推了一下,石门异常厚重纹丝未动,就好像推在墙壁上一般。
陈曦他们的脚印就是在门前消失的,必然是用什么法子开了这道门。
她抬头看了一下,整扇门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非要说的话就只有石门正上方那个诡异的雕像。
它是人首鸟身的造型,其形态就像从墙壁里钻出来的一样,上半身挺胸昂首,下半身与墙壁融为一体,跟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雕刻的是谁袁珊知道,之前她在查阅西夏国的文献时看到过这个玩意儿。
它的名字叫做迦陵频伽,属佛教中的一种神鸟,一般都是以菩萨的面部作为其首,传说释迦牟尼涅盘后,多闻弟子阿难传之后世,成为"林邑八乐"之一,迦陵频伽在未出壳之前就能够宣讲佛法,所以在佛教之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中国最早发现迦陵频伽的是北魏的石雕还有唐代敦煌壁画,实际上它存在于中国很多地方,有佛教存在的地方就有它的影子。
古西夏作为盛传佛教的一个国家,自然也少不了对这种佛教瑞兽的崇拜。
但是现在面前的迦陵频伽看样子却有一丝古怪,作为面首为菩萨模样的祥瑞之兽,应当是慈眉善目才对,可眼前石门上这座迦陵频伽的面首却是面露凶相,眉头紧皱,而且它的手中还握着一把弓箭,正对着石门前方,也就是袁珊此刻站着的位置。
她越看越觉得不对,原本昂首的雕像,不知怎么的竟变了方向俯首盯着她。
袁珊的后背直冒冷汗,她记得刚才明明这个雕像是昂首的,难道是自己看错了?
她左右挪了几步,雕像的头并没有跟着她位置的变化而转动,仍旧盯着自己之前站的那个位置。
是自己想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