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自由是一种很难达到的思想境界,如果不被常理所束缚,就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
西北是贫瘠之地,衰草寒烟, 黄沙漫天,戈壁成片,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正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着。
……
1920年甘肃海原。
村里来了几个贩羊的牧民,十五岁的黄寺光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不停蹄的顺着村子里的土路小跑过去,据说这一批贩羊的牧民中有个老汉带着自家的女娃,生得俊美,实为罕见。
这一带贩羊的基本都是山外其他村的,村跟村之间一年到头都没有什么走动往来,只有在每年牲口出窝或者作物成熟的时候才能接触一下,互通有无。
他们这个村叫哨马沟村,是隶属于甘肃省海原县西安乡的。
因为地处山区,村和村之间的直线距离看似很近,站在自家村子边上的高坡上甚至可以看到对面村里伙房烟囱里升起的炊烟,但实际想要到对面村子去的话可能要走上不止一天一夜的路程。
能够互相对望的两个村子之间就是深深的山涧,得要先下山,再上山才能到对面的村子里去。
山势陡峭,路不好走啊。
哪怕说是整个村子与外界断了联系也一点都不为过。
黄寺光三两下爬到村口大柳树那弹弓似的叉口上,大辫子往嘴里一叼,脱下了脚上那双即将快要掉底儿的布鞋,鞋面对着一磕,起了不少烟尘。
他梗着脖子往底下聚在一起的人堆里看去。
果不其然,乌泱泱一片的黑灰蓝色里面有那么一点儿鲜红非常扎眼,但又若隐若现看不太清,被村里围观的村民们挡得严严实实。
村里的土财主刘德智跟领头的贩羊老汉分别把自己的手藏在袖子里和对方的手握在一起,在衣袖底下耸动。
这是一种西北农村讨价还价的方式,又被称之为“对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里的人喜欢在袖子里跟别人讨价还价,因为他们一致认为交易是需要互相留有颜面的,所以物品最终的成交价格一般不会让旁人看到。
二人的手在袖子里摆弄了一会儿,然后两个人互相看着对方满意地点了点头,一看这便是谈拢了。
刘德智把手揣在了一起,看着眼前的贩羊老汉说道:“老哥哥你走这么一趟子也日厌(不容易),不知道从俺们这点走了以后还要克(去)哪点呢?”
贩羊老汉对着刘德智作了一揖,操着一口当地的土话:“唉,俺们这一次就是打算把带出来的羊都卖掉克,挨个山头都得走呢么,寻么(想)着把自个家养的这一茬羊能卖个好价,回克以后盖个大房子呢。”
刘德智抬眼看了看老汉身后穿着花褂子的女娃,小女娃扎着两个羊角小辫,大长睫毛下铃铛似的大眼睛,皮肤白里透红,真是好生的俊俏,完全不像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