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那大明七年正月二十日(即公元 463 年 3 月 1 日),刘昱呱呱坠地于卫尉府内。当他尚在母亲腹中之时,其父便已迫不及待地令人以《周易》来占筮,最终所得之卦象竟是“慧震”。正因如此,待到这孩子降生之后,其小名自然而然地便成了慧震,而表字则定为德融。
时光荏苒,来到景和元年(公元 465 年),刘昱之父刘彧果断出手,将侄子刘子业斩杀,并顺势登上皇位,旋即将年号改为泰始。紧接着,在泰始二年(公元 466 年),刘彧更是册立刘昱为皇太子。然而,直至次年,这位皇子方才拥有了自己真正的名字——昱。
待刘昱长到五六岁之际,方开始踏上读书求知之路。不过,此子天赋异禀,有着过目不忘的惊人本领。无论是打造金银器具饰物,亦或是制作衣帽服饰等物,他皆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卓越才能;哪怕从未学习过如何吹奏篪这种乐器,但只要一经入手,便能轻松吹出美妙动听的旋律。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他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心中唯有玩乐之事。负责管教他的官员对此束手无策,根本无法有效地约束他的行为。无奈之下,这些官员只得将这一情况如实禀报给明帝。明帝得知后,仅仅只是下达命令让陈贵妃对其加以严厉督促,期望能够改变他这种不思进取的状态。
时间来到泰始六年(公元 470 年),刘昱终于正式搬出居所,入住东宫。在此期间,朝廷还精心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太子参加元会朝贺时所应遵循的礼仪规范,以及象征着尊贵地位的衮冕九章衣等服饰制度。与此同时,刘昱迎娶了出身于济阳名门望族江氏家族的江简珪作为自己的太子妃,这场婚姻无疑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地位和身份。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泰豫元年(公元 472 年),宋明帝刘彧因病离世。就在刘彧驾崩后的次日,刘昱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成为了新的君主。此时,朝中出现了以袁粲、褚渊、刘勔、蔡兴宗、沈攸之为首的五位顾命大臣,他们肩负起共同辅佐新帝治理朝政的重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紧接着,在第二日(也就是 5 月 11 日),刘昱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登基仪式,正式接过国家政权。然而,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但实际上朝政大权始终牢牢掌控在明帝生前宠信的阮佃夫、王道隆和杨运长等人手中。不过,由于大臣们以及太后王贞风的极力阻止与遏制,使得刘昱刚刚即位之时,阮佃夫等人尚不敢肆意妄为、超越职权行事。
元徽二年(公元 474 年),风云突变,桂阳王刘休范悍然起兵谋反,一时间朝野震动。顾命大臣刘勔和权臣王道隆挺身而出,率部平叛,但不幸双双战死沙场。然而,局势并未失控,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右卫将军萧道成果敢地站了出来,承担起指挥平叛的重任。他调兵遣将,运筹帷幄,终于成功地平定了这场叛乱。
同年十一月,刘昱举行了元服之礼。这本应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时刻,但对于刘昱来说,却成为了他放纵不羁的开始。自那以后,他愈发肆无忌惮起来。在东宫里,他常常无缘无故地对他人动手施暴,甚至还有赤脚蹲坐这种极为无礼的行为。由于之前能够约束他的力量已经消逝,如今再也没有人能够有效地遏制住他的肆意妄为。
到了元徽三年(公元 475 年)的秋冬之交,刘昱更是频繁出宫游玩。而说起他的身世,也是颇为传奇。原来,明帝当年竟将陈太妃赏赐给自己宠信的弄臣李道儿为妻,而后不知何故,又将其接回宫中。也正是在此之后,陈太妃诞下了刘昱。或许正因如此,每当刘昱改换便装出宫时,总是喜欢自称“刘统”或者“李将军”。而且,他穿着十分随性,不是短裤就是短衫,毫无帝王的威严。无论是在军营之中、官府之内,还是街头巷尾、乡野田间,都能看到他四处游荡的身影。有时,他会在夜幕降临后选择投宿于路边的旅店;有时,则干脆在大白天躺在马路旁呼呼大睡。不仅如此,他还时常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与百姓们讨价还价,做起小生意来。这位皇帝的种种行径,实在令人瞠目结舌。话说那刘昱啊,生性贪玩好动,每次出行竟然都不带禁卫军,仅仅领着身旁的几个随从就到处闲逛去了。这一逛就是一整天,非得等到太阳落山了才肯回宫。他的生母陈太妃为此可没少操心,多次乘着车紧紧跟随在后头照看他,但即便如此,刘昱非但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是愈发地放纵不羁起来。后来,就连陈太妃也是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儿子肆意妄为。
当时啊,朝廷上下对于皇帝这般荒诞不经的行径可谓是失望至极!众人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年长且礼贤下士的建平王刘景素身上,满心期待着他能继承皇位,统领天下。然而,陈太妃背后的外戚势力,还有像阮佃夫之类的权臣们可不这么想,他们担心一旦刘景素登上大位,自家的既得利益必然会受到损害。于是乎,这些人开始对刘景素处处设防,明里暗里地给他使绊子。
时间来到了元徽四年,也就是公元 476 年的时候,刘景素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不满与愤懑,毅然决然地在京口起兵造反啦。可惜啊,他的一举一动早就落入了阮佃夫等人的眼中,人家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这不,阮佃夫一声令下,命令萧道成等将领率领大军前去镇压。结果可想而知,刘景素的起义军很快就被剿灭得干干净净。
经此一事,刘昱不仅没有丝毫的反省之意,反而变得越发不可收拾起来。这家伙居然发展到了天天都要往外跑的地步,简直是让人瞠目结舌!而且呀,他每天都会跟身边的随从解僧智以及张五儿玩起相互追逐打闹的游戏来。有时候呢,他深更半夜出去,直到第二天清晨才回来;有时候则是一大清早就出门,一直要玩到夜幕降临方才回宫。瞧瞧他那副模样,经常都是衣冠不整的,身上穿的不是什么正经的龙袍华服,而是那种便于活动的小袴褶。更为离谱的是,他还随时随地随身携带一些诸如针椎、凿子和锯之类的刑具,只要心情稍有不顺,便会不管不顾地拿起这些东西朝旁人打过去,真是令人胆战心惊呐!那些随从们一个个手持锋利无比的鋋矛,犹如凶神恶煞一般,肆意地伤害着路过的无辜行人和可怜的牲畜。百姓们苦不堪言,面对这无休止的滋扰,只能选择日夜紧闭门户,以求得片刻安宁。渐渐地,甚至连大白天,人们都不敢轻易踏出家门一步,原本热闹繁华的街道此刻变得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一个行人的身影。
朝中的文武百官更是人心惶惶、人人自危。至此,南朝宋已然陷入了一种极其糟糕的境地:皇帝尚且年幼无知,难以掌控大局;局势一片混乱,毫无头绪可言;宗室大臣们又大多昏庸无能,无法担当起治国理政的重任。而与此同时,出身寒门的子弟却逐渐掌握了大权,他们通过各种手段间接操纵着朝政,使得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态愈发失衡。于是乎,南朝宋呈现出了一副“皇室微弱”的凄惨景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时间来到元徽五年(公元 477 年),时任左卫将军的阮佃夫与直将军申伯宗等人暗中勾结,秘密谋划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原来,他们打算趁着刘昱前往江乘地区打野鸡之机,假传皇太后的旨意,传令仪仗卫队速速回京,然后关闭城门,派出人手将刘昱一举擒获并废掉其皇位,转而拥立安成王刘准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然而,天不遂人愿,这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不知为何竟然走漏了风声。甲戌日(五月二日)这天,刘昱得知了此事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阮佃夫及其同党全部捉拿归案。最终,这些人统统被押赴刑场,处以斩首之刑。
就在众人以为这场风波就此平息的时候,谁曾想还有一条漏网之鱼——阮佃夫的心腹张羊居然趁乱逃脱了。不过,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没过多久,张羊便被追兵给逮住了。恼羞成怒的刘昱为了泄愤,竟亲自驾驶马车,在承明门处将张羊活生生地辗压致死。一时之间,鲜血四溅,惨不忍睹……没过多久,刘昱对于和阮佃夫关系密切的散骑常侍杜幼文等人心生忌惮。某一天,刘昱外出游玩的时候,路过杜幼文的府邸,忽然听到里面传来悠扬动听的音乐之声。这声音让刘昱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名之火,他当即决定要除掉杜幼文。于是,一场血腥的杀戮就此展开。
不仅如此,就连司徒左长史沈勃以及游击将军孙超之这样无辜之人,也未能逃脱刘昱的毒手。他们就这样不明不白地丢掉了性命。
与此同时,杜幼文的兄长——长水校尉杜叔文正在玄武湖以北活动,不幸被刘昱的手下发现并逮捕。得知这个消息后的刘昱兴奋异常,竟然亲自骑着马赶到现场,毫不犹豫地亲手结束了杜叔文的生命。
刘昱这种以杀人为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行径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如果有一天没有杀人,他便会感到心情烦闷,郁郁寡欢。
尽管萧道成在刘昱登基之后,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先后成功地平定了刘休范和刘景素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功绩,使得刘昱对他产生了深深的猜忌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