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科举、张献忠渡江

让人把考试结果统计出来向上汇报。

拿到结果之后看了一下,发现这一次的过关率只有 7%。

而这个 7%的录取率,却录取了九万多人。

也就是说参加考试的总人数,差不多有 130万左右。

不管没被录取的那些人水平如何,至少说明他们都能够识文断字,并且学过了算术、化学等基础知识。

通过这 100多万人,又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

果然因势利导才是最好的改革方式。

让大家知道学习这些新学科的内容之后,就有机会参加考试。

而考过了之后自然就会有更好的前途和待遇。

那么自然就会有大量的人去争相学习。

同时下一轮参加院试的人数也基本上统计出来了,总人数有着 20多万人。

除了刚刚考试过关的九万多人,还有原本很多就是童生的学员,他们是直接可以参加院试的。

这还是北方读书人本来就相对较少,加上这么多年的动荡,导致北方读书人的数量变得更少的原因。

否则参加考试的人只会更多。

而江南的伪明朝廷几乎是同期举行科举。

读书人数量最密集的江南,大部分人都留在了南方参加科举。

所以朝廷举行的这一次科举除了第一轮之外,后面参考的人并不是太多。

第二轮院试,需要到每个省的省府去考试。

第三轮乡试,后面还有会试和殿试。

这么繁杂的考试方式,以后也要改一改才行。

还是要以初级学堂、中级学堂和高级学堂,再到大明综合学府这条路径为主。

至于从大明综合学府毕业之后,或者是没有进入学府的其他读书人。

就给他们再来一轮国考。

不想参加国考的专业人才,也可以进入相应的行业去工作。

所以如今的教育和科举改革,其实才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想要形成一个优良的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还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