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加更二)

但仍有胆小的问道:“若是逃跑途中被发现,那便是死路一条。”

韩宁恨声道:“我宁愿死在追求所爱的路上,也不愿烂在这王府中。你们不去,我自己去,朋友一场,但求不要告密。”

最开始进去禀报的谋士拉住他,“韩宁,我跟你一起去。”

其余两人思索一番,最终决定,跟随他们同去。

*

山东境内,虽然比别的郡县晚了数日,但是有关科举制的示谕还是送传了过来。

济南郡内,沈韫拿着示谕来回看了数遍,压下心中的激荡,吩咐道:“抓紧时间,把这示谕张贴到济南各县各地,务必让所有百姓知晓此事。”

官吏刚要走,又被沈韫喊回来。

“另外通知各县官员,两日内必须劈出安全宽敞的宅院,供遭灾后没有房屋居住的健康学子们读书,不许收费,一定要想办法给他们多找些书籍。”

“是,属下这就去办。”

*

但同样消息抵达蜀地,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蜀地百姓叛乱已久,由于朝廷一直没有派将领来绞杀,短短数月已经让他们成了规模,占了蜀地的一大半。

所以蜀地外缘的大盛官吏也没有贸然进入,而是用飞箭的形式将示谕送了进去。

当士兵揣着示谕送到他们进军的营帐里时,两个喝醉后刚睡醒的汉子,拿着示谕看了半天,燥怒道:“上面都写了啥,是不是那小皇帝知道老子不认字,故意写文章骂咱们。”

另一个明显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冲着小兵呵斥道:“还不快去把公孙先生请来。”

“是。”

不一会,一个身材瘦削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还是如往常一样墨袍绣着绿竹,冷清中透着俊秀。

两个脾气火爆的汉子忙把刚刚那副混不吝的模样收了起来,各自穿好盔甲,将那绑在箭身上的示谕恭恭敬敬的递了上去。

“公孙先生,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