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案(133)

话说北宋仁宗年间,开封府尹包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其身旁有南侠展昭剑胆琴心,师爷公孙策智计百出,更有王朝、马汉等忠心耿耿的护卫,共同守护着一方安宁。这一日,开封城内突现诡异之事,夜半时分,常有孩童失踪,街头巷尾人心惶惶,议论纷纷。

且说这夜,月黑风高,包拯正于书房内秉烛夜读,忽闻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王朝、马汉神色匆匆地闯入。“大人,不好了!城南李家的小公子又失踪了!”王朝急声道。包拯眉头紧锁,放下手中的书卷,起身道:“速速备马,本府要去现场查看。”

一行人来到李家,只见李家上下哭声震天,李老爷双眼赤红,见包拯到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包大人,求您救救我的孩子啊!”包拯扶起李老爷,安慰道:“李老爷放心,本府定当竭尽全力。”

包拯步入失踪孩童的卧室,只见屋内陈设简单,窗棂紧闭,一丝风也不透。他仔细勘察四周,忽见墙角处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银色粉末,心中一动,伸手沾起些许,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淡淡的腥味扑鼻而来。包拯心中已有计较,转身对公孙策道:“公孙先生,烦请你检验这粉末是何物。”

公孙策接过粉末,细细端详,又取出银针试探,片刻后,神色凝重道:“此乃妖物之血,混有迷魂草之毒,常人吸入,便会神志不清,任人摆布。”

包拯闻言,目光如炬,心中已有了计较。他下令全城戒严,又派展昭暗中探查,务必找出那妖物的藏身之处。展昭领命而去,身形如燕,瞬间消失在夜色之中。

次日清晨,包拯正于府内审阅案卷,忽闻门外喧哗,只见展昭抱着一昏迷的孩童归来,那孩童正是失踪的李家小公子。包拯急忙上前查看,只见小公子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显然中了毒。公孙策连忙施救,一番忙碌后,小公子终于悠悠转醒,哭诉道:“有只大眼睛的怪物,把我抓走了,还有好多小朋友都被它抓走了……”

包拯闻言,心中更加确定,那妖物定与近日孩童失踪案有关。他立刻召集王朝、马汉,带上小公子,循着线索,一路追踪至城外一处荒废的古庙。

古庙之内,阴森恐怖,四周布满蛛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臭之气。包拯等人小心翼翼地踏入庙内,忽见一道黑影闪过,紧接着,一阵尖锐的笑声在庙内回荡。“哈哈哈,包拯,你竟敢来此送死!”

包拯循声望去,只见庙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一个身披黑袍,面容狰狞的身影。那人身边,还站着几个衣衫褴褛,面容枯槁的孩童,正是近日失踪的孩童。包拯怒喝道:“大胆妖孽,竟敢残害无辜孩童,本府今日定要将你绳之以法!”

黑袍人闻言,哈哈大笑:“包拯,你可知我乃妖族之人,区区凡人,岂能与我对抗?”言罢,他手指一挥,只见庙内突然火光四起,无数毒蛇猛兽从四面八方涌来,直奔包拯等人而去。

展昭剑光一闪,已挡在包拯身前,与那些毒蛇猛兽激战起来。王朝、马汉也各展所长,与黑袍人缠斗在一处。公孙策则护着那些孩童,退到一旁安全之地。

战况激烈,火光冲天,庙内一片狼藉。包拯冷眼旁观,寻找着黑袍人的破绽。忽见黑袍人招式之间,隐隐有股妖气缭绕,心中顿时有了计较。他猛地拔出腰间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天地无极,乾坤借法,破!”

随着一声怒喝,宝剑之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直射黑袍人而去。黑袍人大惊失色,急忙闪躲,却已慢了半拍,被宝剑划破了黑袍,露出了里面的真身——一只浑身长满脓包的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