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辉煌一时,被誉为应南第一城的大康,在田狗儿治下,已不复往日荣光。

田狗儿的管理方式很粗暴,完全套用的山头绿林模式,每天喊的口号,均是要百姓们讲义气,甚至将这个观念,凌驾于所有规则之上。

即便有人犯禁杀人,被缉拿归案后,若此人是个讲义气的家伙,那就会网开一面。

什么才算是讲义气呢?

就得看,他愿意为兄弟拿出多少钱了。

这个‘兄弟’不是旁人,正是田狗儿自己。

万事以金银为准绳,治一城不按规纲,纯靠心情论断,尤是经历诸多风雨的大康城,也受不过这般折腾。

祁六在回到归坊镇的翌日,便让邓夏代笔,写了篇辞呈,并命班石虎送往大康。

本以为不用两日,就能拿到回信。

谁知这一去,竟是石沉大海,毫无声息。

祁六足足等了五日,结果什么也没等到,索性把心一横,雇了两辆马车,将东西收拾妥当后,带着众人扬长而去。

而此时此刻,他送去的那封辞呈,正积压在大康城王府的门房中。

最后一任应南王的府邸,先是落入冲世凌手中,后又被田狗儿占据。

田狗儿贪财,办任何事都要看钱的面子。

主公如此,底下人又好的到哪儿去?

甚至连在王府看门通报的门子,都学了此性,无论谁来,求见也好,送信也罢,必要索取钱财。

班石虎把祁六的辞呈带来,交给门子,没想太多,转身就回去了。

而这门子一看没有油水,岂肯帮忙送入?随手撇进房中,由它静置吃灰。

由此可知,祁六要辞去官职的消息,田狗儿实际是不知道的。

在祁六离开大康地界的三日后,一群衣着光鲜,个个腰间佩剑的男男女女,英姿飒爽的骑着骏马,蜂拥来至城外。

文书递上,竟是全部出自应北知名武学门派。

领头之人名叫贺云丹,是萧桓律学艺时的师兄,据说一身功夫早已出神入化,与宋癸齐名。

一群人被请入王府,在会客厅与田狗儿碰了面。

武学门派弟子,学艺有成后,通常会有两种选择。

运气好的,依附达官显贵,成为随从护卫,也就是现在说的保镖。

另一种没有门路,又低不下头讨生活的,便成了游侠儿。

有人称赞他们,千金不肯顾,一剑为酬恩。

也有为其歌颂的,仗剑一长笑,出门游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