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领四百众,与率领一千四百众绝对不是一个概念。
别的不说,单是张虎在前面讲话,站后面的绝大多数人就听不到。
为方便传达军令,谋士范布提议设立传令兵。
别说,一帮泥腿子凑起来,倒也有模有样,虽没读过兵书,缺乏经验,但摸索之中,倒是能激发灵智。
祁六被选中,成了传令兵。
大战在即,即便是张虎也顾不得享受,私厨什么的也不要了,统一大锅菜。
若非肖老头腿脚不便,行动缓慢,估计也得领上一份差事。
最初,祁六认为传令兵这个活儿很好干。
不就是传话嘛,主公说啥就传啥得了,只要别走样就行。
但他还是低估了这帮泥腿子的领兵水平。
套用肖老头的话说,这一座山头啊,就只能有一只老虎。
张虎、翁同海、王老八一个头磕地上,互称兄弟,由此壮大队伍,倒是在乱世中做大事的好办法。
但长幼尊序,权高职低,却是需要分个清楚明白的。
三人显然没认识到这一点。
而这也就导致,总会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况。
就比如刚刚,李尚李将军把祁六叫到跟前,让他去通知王小臭,让其将绊马索领回去,回头打起来用得上。
王小臭是王老八的儿子,结为盟军后,忝做头领职位,手下管着二百来号人。
于是祁六领命去了,一路小跑,前往后营。
将事情一说,王小臭表示明白,当即点卯选人,准备将善用绊马索的兵丁挑出来,成立一支专门对抗骑兵的奇兵。
眼见如此顺利,祁六也就高高兴兴回大帐复命。
哪知刚到跟前,翁同海的兄弟翁同硕,便冲他招招手,旋即吩咐去知会卢秀,让他带人领绊马索。
祁六都懵了。
心说哪有那么多绊马索?
不是让王小臭来领的么?
人家连队伍都选出来了!
为免出现纰漏,他赶紧说明情况。
谁知翁同硕眼睛一瞪,张嘴就骂:“他李尚算个什么东西!绊马索可是从我吴子屯运来的,他倒是惦记上了!想当这个家?我呸!”
骂完,转身入帐。
不一会儿,里面就吵吵起来。
动静闹的很大,祁六搁外面,就听里面噼里啪啦的摔东西。
王虎、翁同海、王老八三人被惊动,赶紧过来查看情况。
若非拉架拉的及时,翁同硕就要与李尚动刀枪。
这让刚刚结拜的王虎、翁同海很尴尬,自觉脸面过不去。
为维持结盟关系,二人大发雷霆,一个训斥亲弟弟,一个大骂属下。
这才将事情平息。
类似的事儿,接连发生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