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莫北说了一下人数,要了个包间,服务员又热情的带他们到包间,给他们倒上茶,上好餐具,然后递上菜单。
一旁的丁秋楠好奇的问道:“小北,这里的服务员真热情啊,和其他国营饭馆差别真大,嗯……有点像全聚德。”
沈莫北看着服务员出去了,笑着说道:“这里面可是有典故的,大家知道为什么东来顺和全聚德服务员比其他国营饭馆的服务员都热情不少吗?”
众人都摇摇头看向沈莫北,沈莫北便笑着讲了起来。
话说1955年,和所有的老字号一样,东来顺实现了公私合营,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可是,公私合营还没到一年,东来顺就摊上大事儿了,这事不但上了人民日报,还惊动了中南海,甚至惊动了伟大领袖,什么事呢?就是“东来顺的羊肉不如以前好吃了”,这也是东来顺发展史上有趣的一段故事,也是对东来顺生死存亡至关重要的一个事件。
要知道每当立秋过后,天气转寒,东来顺的涮羊肉就上市了。当时叫上三朋四友吃一餐,每人摊上八角一元的,价钱也不贵。“老燕京”’都把秋后上东来顺吃涮羊肉当着一种惬意的享受。
甚至不仅燕京人喜欢它,外地人喜欢它,国际友人也常慕名而至。一到假日,东来顺没有1000斤羊肉就应付不了。中午和晚间,等着吃涮羊肉的人把东来顺的走道都站满了,候上半个钟点等到个座,还说是:“今儿不算挤。”
56年的时候到了冬季正是吃羊肉的时节,东来顺恰逢人民日报的记者过来调查,却发现东来顺的羊肉不好吃了,还写了一篇着名的报道。
报道里面写道:“今年冬天,东来顺的涮羊肉竟不好吃了。肉盘子端上来,肉片一团一团的,放到锅里不是一条条,是一块块的,送进嘴里嚼不烂,咽不下。作料也差了。酱油不甜,芝麻酱粘舌头,辣椒油有时竟换成白水拌的辣椒末。佐食品也差了。从前的糖蒜,用手去皮,指上粘糊糊的,象是沾了一手蜜,味道又香又甜;现在的糖蒜好象从水缸里掏上来,清清淡淡的,又辣又苦。顾客们意见纷纷,有经验的老主顾进门来不是先占座,而是先打听:‘今儿肉好不好。’店里的服务员打扫饭店,只见桌上地上尽是一堆堆嚼不烂的肉渣,心里也难受。”
这篇新闻一发布,造成了全国轰动。
让整个燕京甚至全国人民对东来顺这个“百年老字号”产生了相当大的误解。
当这件事发生后,东来顺当时的私方那边陈家传人,也就是原来的老板立马展开了调查,甚至还惊动了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