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羽一番肺腑之言,诚挚无比,华佗听后,心中泛起波澜。
他平生志向,乃是行走天下,悬壶济世,不愿被一地所限。
然而,刘羽所言,又让他难以拒绝。
思索片刻,华佗终是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迟疑:“刘将军好意,老夫心领了。只是老夫一生志在四方,恐难以久居一地。”
见华佗面露难色,刘羽心中已有计较,微微一笑,道:“神医勿忧,羽手中尚有几本与《本草纲目》相类之医书,若神医肯答应,羽愿双手奉上。”
华佗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显然被刘羽的话触动了心弦。
他深知,医术之道,博大精深,若能有更多医书参详,于医术提升大有裨益。
但即便如此,他心中仍有一丝犹豫,毕竟自由对于他而言,同样重要。
刘羽见状,继续劝说:“神医,悬壶济世,非必亲力亲为。
一人之力,终有极限,唯有广传医术,方能救更多人,神医若愿担此重任,不仅可继续研习医术,更能培养无数医者,造福苍生。”
华佗闻言,沉默良久,目光在书房内来回游移,似乎在权衡利弊。
终于,他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刘将军所言极是,老夫一生行医,却也未曾想过此法。
如今北方及南方大部皆已归于大夏治下,若真能全面推开医学院,确是功在千秋之事。
老夫,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刘羽闻言大喜,连忙上前扶起华佗,语气坚定:“神医高义,羽定不负所望。”
商议医学院事宜,自此拉开序幕。
刘羽拉着华佗,于书房内详谈数日,从医学院选址、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到教材编纂、学生选拔,一一敲定。
期间,刘羽更是将暗中用前世记忆抄录的《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等医书,悉数交给华佗,以示诚意。
华佗翻阅着这些医书,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深知,这些医书对于医学界而言,无异于无价之宝。